-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向家坝—上海±8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小题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小题1】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A.火电 | B.天然气 | C.水电 | D.煤炭 |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土地资源 |
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
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
【小题2】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产生转移的目的是( )
【小题3】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
A.劳动力因素 | 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
C.市场因素 | D.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B.追求更高利润 |
C.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
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
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
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3)归纳乌鲁木齐地区绿洲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材料一 下右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占我国40%,对新疆煤炭开发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大力发展煤电输出,二是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工业。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3)归纳乌鲁木齐地区绿洲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能源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线输出的水能主要来自黄河中游
②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③南线输出的水电主要来自珠江上游
④输出电能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
【小题2】有关能源输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②均有发达钢铁工业和优良海港
③能源不足,但矿产资源配套较好
④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小题1】有关能源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线输出的水能主要来自黄河中游
②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③南线输出的水电主要来自珠江上游
④输出电能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②均有发达钢铁工业和优良海港
③能源不足,但矿产资源配套较好
④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 | B.廉价的劳动力 | C.广阔的市场 | D.丰富的资源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指( )
【小题2】该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东部地区( )

【小题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指( )
A.西水东调 | B.西电东送 | C.西气东输 | D.西煤东运 |
A.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减轻地面下沉状况 | D.促进常规能源开发 |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地下水位下降 | B.土壤盐碱化 | C.水质污染 | D.河道淤积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读“我国东部服装、箱包、针织等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东部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小题2】相对于东部地区,重庆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便捷的交通
②优惠的政策
③技术水平高
④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小题1】我国东部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A.人才匮乏 | B.市场狭小 |
C.交通不便 | D.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
①便捷的交通
②优惠的政策
③技术水平高
④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重点建设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淮东——四川三天特高压支流配送云河,到200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疆电外送”工程主要输送
A.火电和地热发电![]() | B.核电和火电![]() | C.水电和太阳能发电 | D.火电和风电 |
A.土地盐碱化![]() | B.土地荒漠化![]() | C.湿地萎缩![]() | D.水土流失 |
A.加快产业向外转移 | B.促进工业化进程 |
C.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 D.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