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显示“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2010年城市化水平(单位:%)对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①、②、③、④四国的排列正确的是
A.巴西 南非 中国 印度B.南非 巴西 中国 印度
C.巴西 南非 印度 中国D.南非 巴西 印度 中国
【小题2】对金砖五国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国城市化水平一直位列第三,与经济发展水平较吻合
B.②国城市化水平一直保持最高位置,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C.③国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最快,但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D.④国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最慢,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
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
【小题2】高城镇化率会带来
A.城市病更为严重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C.居民购买力强,促进经济增长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值比重提升
【小题3】“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表现为
A.高科技人才减少B.房地产行业低迷
C.大城市带发展迅速D.城市“用工荒”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1)—(3)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分布图(左图)和湛江市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项目规划图(右图)。

材料二: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拥有较长的天然深水海岸线。
(1)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影响图示区域石化产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广东省石化产业集群化的优势有哪些?
(3)简述湛江市东海岛规划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的主要理由。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确保绿色发展。按照规划,黄河三角洲将用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区域内布局建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东营市的区位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的交会地带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D.毗邻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市场广阔
【小题2】下列关于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发展步伐
B.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工程造林,保护湿地资源
C.配合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应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
D.发展核电等新能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3年5月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湛江市地处雷州半岛也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与广西云南三足鼎立于中国糖市。
材料二:下图是湛江市所在的珠三角及附近区域版图。
材料三: 一直以来,制约雷州半岛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地表水资源短缺。然而,这些年来,最离不开水的甘蔗种植业在湛江农垦蓬勃发展,成为湛江市农业经济的亮点之—。

(1)简析雷州半岛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说明湛江大面积种植甘蔗的优势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3)试分析湛江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国际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东北地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1990~2020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关于1990~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超过70%
B.1990~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多
C.2020年第一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D.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读我国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左图)和北部湾经济区(局部)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试分析其原因。
(2)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试分析这一做法对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西南地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淡水资源相当缺乏B.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C.地形崎岖,交通困难D.过垦过伐,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