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进入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结合京津冀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

材料二: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
(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

材料二: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
(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多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近几年来,寿光农民从国外和南方引种蔬菜品种,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开发程度较 低的三角洲,有着丰富的石油等资源,区内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下图为山东半岛区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1)试分析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多暴雪的原因。
(2)写出温室大棚工作原理,并从地理角度分析该生产方式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多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近几年来,寿光农民从国外和南方引种蔬菜品种,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开发程度较 低的三角洲,有着丰富的石油等资源,区内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下图为山东半岛区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1)试分析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多暴雪的原因。
(2)写出温室大棚工作原理,并从地理角度分析该生产方式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3)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读“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小题2】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

【小题1】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 | B.第二阶段 |
C.第三阶段 | D.第二、三阶段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 | B.人口过度密集 |
C.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 D.工业过度密集 |
读浙江省北部平原某大城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有( )

某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一直上升 |
D.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
A.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
B.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
C.环境污染程度逐渐减轻 |
D.人口迁出量大于人口迁入量 |
结合以下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加强 联系。
(2)泛珠三角又称“9+2”,请写出“9+2”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 。
(3)在“9+2”的9省区中,广东与其他省区各具什么优势?广东的优势: 。周边省区的优势: 。

(1)从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加强 联系。
(2)泛珠三角又称“9+2”,请写出“9+2”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 。
(3)在“9+2”的9省区中,广东与其他省区各具什么优势?广东的优势: 。周边省区的优势: 。
下图为台湾省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台湾丧失的主要竞争优势是( )
【小题2】上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说明台湾工业转向( )

【小题1】上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台湾丧失的主要竞争优势是( )
A.先进的技术 | B.广阔的市场 |
C.低廉的工资 | D.通达的信息 |
A.原料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D.技术指向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 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该区域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受到挑战。
(1)材料一中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具体指什么“弱化”?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 有哪些?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
材料一:东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 东北三省 | 占全国国内 生产总值的 比重 |
2003 经济总 量(万亿元) | 23 798 | 11 335 | 13 094 | 12 957 | 61184(52.2%) |
增速均值 | 14.8% | 15.5% | 12.2% | 10.7% | 9.1% |
2002 年三大 产业结构 | 6∶52.1∶ 41.9 | 4.9∶49.8∶45.3 | 10.0∶45.7∶44.3 | 12.8∶49.7∶37.5 | |
2003 年三大 产业结构 | 5.1∶54.6∶40.3 | 4.1∶52.4∶43.5 | 9.5∶47.2∶43.3 | 12.5∶50.4∶37.1 | 14.6∶52.3∶33.1 |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 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该区域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受到挑战。
(1)材料一中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具体指什么“弱化”?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 有哪些?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资源密集型工业 | C.技术密集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
A.国际经济背景 |
B.对外开放政策 |
C.良好的区位条件 |
D.侨乡优势 |
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对症下药,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当是( )
①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④改造并逐步淘汰耗能大、污染重的企业
①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④改造并逐步淘汰耗能大、污染重的企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