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即中三角城市群)。图17为“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分析其区位优势。
(2)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与郴州市相比,长沙市的服务范围 (填“大”或“小”)。
(3)上海至广州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试从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简述其积极意义。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对比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小题2】该乡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如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
A.南高北低B.中部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D.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
A.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 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小题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下图为部分城市)。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地区收缩城市连成带状的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开发时间较晚  ③较高的城镇化率  ④经济面临转型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
A.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B.优先发展制造业,大力增加劳动就业岗位
C.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
D.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直接影响是
A.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B.提高北京的交通地位
C.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
【小题2】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便利B.农业发达C.基础设施完善D.开发程度低
【小题3】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
A.促进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B.减缓京津冀城市化进程
C.提高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D.加大京津冀之间的竞争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  )
A.杭州都市区
B.金华―义乌都市区
C.温州都市区
D.宁波都市区
【小题2】浙江省限制开发的区域应包括(  )
A.衢州―丽水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B.宁波―温州间的沿海地区
C.千岛湖周边地区
D.环杭州湾城镇群地区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在早期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环境优美B.劳力充足
C.煤炭资源丰富D.交通发达
【小题2】由图可知,阶段二出现的问题有()
A.煤炭开采规模减小B.工业部门减少
C.湿地减少D.就业人口减少
【小题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发生的变化有(  )
①传统工业不断向河流上游扩展   ②发展科技教育,完善交通
③建设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 ④出现新兴电子工业,接近河流和铁路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安徽是农业大省,读安徽省相关信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铜陵是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对该市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小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
C.水运便利D.气候湿润
【小题2】下列有关该省东部地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长三角地区大量输出劳动力
B.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
C.加强阜阳、淮北等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
D.缩小种植业规模,大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20多年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其城市化水平更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其推动作用主要源于
A.工业化B.科技C.农业现代化D.政策
【小题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A.城市数目少,规模大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C.城市污染程度较轻D.城市外来人口比重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