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在区域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下发展
C.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D.目前,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中,建设项目“处处开花,点点结果”,这种情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
A.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B.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发展
C.有利于发展各市区的区位优势
D.能节约用地,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年,中国比美国(  )
A.城市化起步早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数量大D.城市化水平大致相当
【小题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以下地区城市化模式是由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模式B.浙江温州模式
C.苏南模式D.东北模式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江苏是全国近10年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位居全国第10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上升至全国第7位,排位提前的速度仅次于重庆位列第2位。“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提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的目标。下表是江苏省城市等级与数量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比较少B.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
C.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最早D.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小题2】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南京控制人口规模,导致城市等级降低
B.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不合理
C.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南部转移
D.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地紧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各经济要素的比较,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注:土地开发强度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
【小题1】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人均GDP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B.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低
C.交通运输欠发达D.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就土地开发强度而言,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
A.基本农田和绿色生态空间减少得过快过多B.城市用地面积少
C.土地资源浪费少、利用效率高D.可供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现代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通常用城市GDP的比重来衡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两国现代城市化特点及发展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经济城市化水平
B.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中国大于英国
C.中、英两国城市化起步早晚不同但目前水平相当
D.中、英两国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度变化相似
【小题2】为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缩小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差距,应该大力
①发展第三产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推进农业机械化 ④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某市2010—2014年GDP增长与用电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0—2014年期间,该市
A.2013年用电量最大B.生活用电多余生产用电
C.经济总量趋于减少D.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增加
【小题2】该市2010—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产业结构调整B.使用新型能源
C.实行工休制度D.实行拉闸限电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T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专门区:①粮食,②蔬菜,③水果,④乳肉,你认为合理的布局是:(写出数字代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述A、C两专门区布局的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T1所示城市发展到T2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征。
(4)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出现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为此,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之一是积极发展________城市。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