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小题2】下列工业区中,可以为④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
【小题3】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
C.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
D.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
A.德国鲁尔区 | B.美国硅谷 |
C.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 D.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
A.环境质量下降 | B.农产品供应不足 | C.资源短缺 | D.劳动力短缺 |
下图为我国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3-2017年我国
【小题2】我国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表明

【小题1】2013-2017年我国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 B.第二产业产值先减少后增加 |
C.第三产业产值持续增加 | D.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
A.我国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 B.我国制造业水平下降 |
C.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 D.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我国主要城市地价研究区几何中心坐标为(114°55′E,31°57′N),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城市总体地价高,综合地价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下图为我国2000—2012年中国主要城市地价重心迁移轨迹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2年综合地价重心与研究区几何中心的相互方位关系是
【小题2】下列关于2005—2012年主要城市地价总体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2年综合地价重心与研究区几何中心的相互方位关系是
A.地价重心由东北转西南方向 |
B.地价重心由东南转西南方向 |
C.地价重心一直在东南方向 |
D.地价重心一直在西南方向 |
A.南北方向地价区域差异在减小 | B.中西部地区地价增长速度比东部快 |
C.地价重心一直向西南方向迁移 | D.东西方向地价变化比南北方向大 |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是有利条件,反而有可能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小题2】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在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A.当前煤炭等能源资源价格低 |
B.煤炭资源的开采量没达到最大值 |
C.工业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
D.陕北距煤炭资源的消费主市场较远 |
A.大力提高煤炭资源开采量 |
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
C.延长煤炭资源工业产业链 |
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
2022 年冬奥会,北京将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则承办雪上项目。下图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各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取决于该城市
①管辖范围大小 ②对外开放程度 ③距离北京远近 ④城市等级高低
【小题2】张家口能和北京联合联合申办冬奥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3】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各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取决于该城市
①管辖范围大小 ②对外开放程度 ③距离北京远近 ④城市等级高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经济较为发达,与北京经济互补性强 | B.交通通达度好,为重要的水陆枢纽 |
C.地形、气象条件适宜开展雪上项目 | D.配套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
A.廊坊 | B.承德 | C.张家口 | D.保定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省(市、白治区)的人均GDP最低的是
【小题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省(市、白治区)的人均GDP最低的是
A.内蒙古 | B.上海 | C.重庆 | D.贵州 |
A.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第一产业发达 |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 D.城市化水平较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产业发展带和长江三角洲产业重心演变的示意图。
(1)左图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2)上海市和南京市均属于沿湖发展带和________发展带,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由________密集型产业向________密集型产业转变,该地区产业重心演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下图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产业发展带和长江三角洲产业重心演变的示意图。

(1)左图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由________密集型产业向________密集型产业转变,该地区产业重心演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正值表示空气质量的正向效应,负值表示负效应
【小题1】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
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
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
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
A.珠三角技术水平较高 |
B.工业化速度最快 |
C.人均GDP最低 |
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 |
B.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
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 |
D.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
读我国东部部分省区农业结构变动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 · ”代表稳定
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体表现为
【小题2】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福建 | 山东 |
种植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林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牧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渔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农业结构变化率% (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 · ”代表稳定
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体表现为
A.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小于南方 | B.种植业、林业几乎都呈现下降趋势 |
C.牧业多为稳中有升 | D.渔业比例变化不大 |
A.工业、交通等发展占用耕地 | B.城市化发展对农产品消费增加 |
C.大量开发荒山、滩涂等后备土地资源 | D.外向型农业发展,促进生产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