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在早期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环境优美
B.劳力充足
C.煤炭资源丰富
D.交通发达
【小题2】由图可知,阶段二出现的问题有()
A.煤炭开采规模减小
B.工业部门减少
C.湿地减少
D.就业人口减少
【小题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发生的变化有( )
①传统工业不断向河流上游扩展 ②发展科技教育,完善交通
③建设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 ④出现新兴电子工业,接近河流和铁路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17 09: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
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处,判断理由是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4)图中G代表_________用地,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同类题2
读下面两幅图,填表回答有关问题。(12分)
甲图(美国东部)
乙图(我国华东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A地区
B地区
农作物
A地区
B地区
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两点)
⑦
①
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
所在国家城市化速度
同类题3
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中的顽疾,“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左图表示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右图为北京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A.一线城市明显比二、三线城市拥堵
B.人口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C.北京市拥堵延时指数约为2.25小时
D.上海拥堵延时指数较低,与道路建设改善有关
【小题2】拼车因环保、节能、缓堵得到政府鼓励。以北京为例,可推断()
A.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程
B.拼车等待时间是拼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C.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负相关
D.拼车信息效据主要于“拼车网”
【小题3】地铁的建设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关键的图层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同类题4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判断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并分析原因。
(5)请就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出两点措施。
同类题5
2016年5月我国国土资源部宣布,全国10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89个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就此展开专项督察,并重点关注其他城镇周边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确保耕地红线,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B.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我国低产农田急剧减少
D.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
【小题2】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是
A.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
B.控制城市规模,降低服务等级
C.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D.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小题3】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举措,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城市用地集约化,缓解大城市病
B.有效疏散大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住房压力
C.将重化工企业搬迁到城市边缘,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D.抑制房价,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工业区位因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