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 2004 |
I(%) | 50.02 | 41.14 | 44.48 | 45.49 | 47.16 | 49.69 | 56.32 |
U(%) | 9.47 | 12.26 | 16.32 | 28.2 | 34.94 | 36.25 | 43.5 |
I/U | 5.28 | 3.35 | 2.72 | 1.61 | 1.35 | 1.37 | 1.29 |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小题1】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 D.吸引国内外投资 |
A.生物制药 | B.钢铁冶炼 | C.农产品加工 | D.建筑材料 |
A.劳动力充足 | B.用地充足 | C.基础设施完善 | D.交通便利 |

【小题1】重庆市的城市发展重心经历了①→②→③→④的经济区位的转移,影响其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政策 | D.交通 |
A.逆温现象 | B.水土流失 |
C.热岛效应 | D.酸雨 |
A.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
B.将工业区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

【小题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 B.昆山服务范最广 |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
A.当地市场广阔 | B.水运便利 | C.科技实力强 |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

【小题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6年7月12日,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做好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景。下图为南京市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 B.交通便利 | C.土地成本低 | D.资源丰富 |
A.交通建设 | B.市场开拓 | C.环境保护 | D.产业调整 |
A.东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北 |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下图为某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
材料:下图为国局部区城略图。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1)图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___等降水量线与1月___等温线基本吻合。
(2)图中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带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正常年份,白洋淀水位最高的季节应是___。
(3)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资源,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美化环境、___、___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4)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工程,该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的___问题。
(5)建立雄安新区对北京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可以减少北京的城市___,凸现首都的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减轻北京中心区___和环境污染重的现状等。

【小题1】下列产业活动与三次产业从属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信息业—甲 | B.牧业—乙 | C.矿产业—丙 | D.林业—甲 |
A.城市的兴起与甲的发展密切关联 | B.乙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村过剩劳动力 |
C.丙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过剩劳动力 | D.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向甲、丙转移 |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 B.更接近消费市场 |
C.资金供应较充裕 | D.更易招募劳动力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