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同答问题。

(1)简析两个经济区发展经济所具有的共同区位优势。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1)简析两个经济区发展经济所具有的共同区位优势。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下图为“2011~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双选)( )
【小题2】2011~2015年我国(双选)( )

【小题1】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双选)( )
A.第三产业产值增加 | B.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 D.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B.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C.环境质量在日益改善 | D.区域差异持续减小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材料二 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将重庆、成都与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这也是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中国局部区域图,阴影部分为“西三角经济区”。


(1)“西三角”中西安到成都的直线距离仅为600千米,但气候特征差异却非常大。

(1)指出西安和成都1月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描述“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4)与“长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优势条件?
材料一 “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材料二 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将重庆、成都与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这也是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中国局部区域图,阴影部分为“西三角经济区”。


(1)“西三角”中西安到成都的直线距离仅为600千米,但气候特征差异却非常大。

(1)指出西安和成都1月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描述“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4)与“长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优势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最关键条件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 B.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C.是著名的侨乡 | D.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 |
读图回答问题。

(l)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阶段,__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_____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2)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_______,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______。
(3)简述珠江三角洲把第一阶段产业转入到广东边远地区原因,以及对广东边缘地区产生的影响。

(l)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阶段,__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_____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2)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_______,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业是______。
(3)简述珠江三角洲把第一阶段产业转入到广东边远地区原因,以及对广东边缘地区产生的影响。
工业生产中的“三来一补”指的是( )
A.来品装饰、来样加工、来图加工和补偿贸易 |
B.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加工和补偿贸易 |
C.来料加工、来图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技术 |
D.来料加工、来图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小题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胜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时间不同
【小题3】为了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劲不足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
C.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胜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时间不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资金密集型工业 |
C.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
D.电子、食品、高档服装工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昆山市再次荣登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市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苏南模式的突出代表。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

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30年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业、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2000年之后,昆山市不断向外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6年昆山市再次荣登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市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苏南模式的突出代表。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

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30年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业、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2000年之后,昆山市不断向外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典型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结合材料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材料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结合材料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