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6年2月18日,深莞惠经济圈党政主要领导第九次联席会议在惠州召开。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共同签署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协议。惠州环大亚高新区和仲恺高新区主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产业转移到东莞、惠州、汕尾、河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五市联手推动深圳的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小题1】深圳产业转移到东莞、惠州、汕尾、河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 B.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 |
C.交通 | D.内部交易成本 |
A.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 B.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
C.有利于推动深圳的城市化进程 | D.有利于实现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下图为“我国广东省地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 输入地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 成了 6.7 万公顷早熟荔枝、3.3 万公顷香蕉、2 万公顷菠萝、10 万公顷糖蔗、10 万公顷北 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 12 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 药材等。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 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四: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 阅读材料,简述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原因?
(2) 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材料一 广东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 输入地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 成了 6.7 万公顷早熟荔枝、3.3 万公顷香蕉、2 万公顷菠萝、10 万公顷糖蔗、10 万公顷北 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 12 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 药材等。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 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四: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 阅读材料,简述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原因?
(2) 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发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引进外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和2010年城镇分布图。

(1)列举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珠江三角洲1985年至2010年城镇的变化。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结合国家政策分析其原因。
改革开发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引进外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和2010年城镇分布图。

(1)列举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珠江三角洲1985年至2010年城镇的变化。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结合国家政策分析其原因。
西部(经济地带)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的问题是:
A.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全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
C.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绿洲农业 |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
下列关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 | B.冬半年各省份受寒潮影响都很大 |
C.西南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D.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三大水系 |
下面为三个国家2003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
A.美国、中非、中国 | B.中非、中国、美国 |
C.美国、中国、中非 | D.中国、美国、中非 |
A.①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③国处于工业化阶段 |
C.②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D.②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涌现了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了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小题2】新的运营模式
【小题3】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小题1】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气候变化 | B.河流整治 | C.交通便利 |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
A.增加产品库存 | B.增加销售环节 | C.依赖信息联系 | D.增加销售成本 |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读“珠三角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