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和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正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和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2:“环渤海地区图”

材料3:近年来,随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跨国公司的迁入,天津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天津市的部分产业逐步向河北省沧州等城市迁移。
(1)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迅速,其有别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简述产业转移对河北省沧州市等相关城市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正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和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2:“环渤海地区图”

材料3:近年来,随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跨国公司的迁入,天津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天津市的部分产业逐步向河北省沧州等城市迁移。
(1)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迅速,其有别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简述产业转移对河北省沧州市等相关城市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接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总量的20%。数据表明,目前进入我国的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独资比重远高于合资企业。
(1)与合资企业相比,该类企业在华采用独资形式的利弊。
(2)简析德国该类企业进入我国,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接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总量的20%。数据表明,目前进入我国的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独资比重远高于合资企业。
(1)与合资企业相比,该类企业在华采用独资形式的利弊。
(2)简析德国该类企业进入我国,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D.森林、矿产资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A.资源 | B.交通 | C.政策 | D.技术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
【小题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
【小题4】对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
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
A.北部地区 | B.南部地区 |
C.中部地区 | D.北部和中部地区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较高的科技水平 |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A.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长 | B.农业人口比重的增长 |
C.城市规模的扩大 | D.农业人口比重的下降 |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特别高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立足当地条件都发展了
【小题2】两区域都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它们的共同优势是
【小题1】两地立足当地条件都发展了
A.水产养殖 | B.热带花卉 | C.采掘工业 | D.甘蔗种植 |
A.土地广阔,农耕业发达 | B.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
C.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 D.多侨乡,率先实行了改革开放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阐述国家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根据表中资料,说明建立浦东新区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3)2017年4月1日,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设立雄安新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阐述国家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根据表中资料,说明建立浦东新区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3)2017年4月1日,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设立雄安新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小题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小题2】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小题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 | B.交通条件 |
C.著名侨乡 | D.国家政策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国际直接投资颇占全国的比重”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两个发展阶段共有的区位条件是()
【小题2】关于两个阶段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两个发展阶段共有的区位条件是()
A.处在同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
B.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一直很明显 |
C.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台接受港澳台产业扩散 |
D.华侨通过投资、引商、引资等方式促进其发展 |
A.阶段①,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起一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 |
B.阶段①,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速度较慢 |
C.阶段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及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波动上升 |
D.阶段②,抓住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
下面分别为“福建泉州位置图”和“泉州2013年工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

(l)读“泉州位置图”,分析泉州港口的区位条件。
(2)说出泉州市2013年工业产值构成的显著特点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l)读“泉州位置图”,分析泉州港口的区位条件。
(2)说出泉州市2013年工业产值构成的显著特点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区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 |
B.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
C.整个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坡内的经济差异减小 |
D.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和服务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