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岳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分布的大致位置(东部或西部),并说明理由。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牛油果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的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于年平均温度为20~25℃的地区,根浅,不耐强风,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对土壤干旱十分敏感。牛油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及高含量的钾、镁、钙等元素,一般作为生果食用,也可制作成菜肴和罐头;种仁富含脂肪,为重要食用油及重要的工矿用油,又可制人造黄油及肥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农业县,2007年以来,依托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实现了牛油果的规模化种植,目前已建成7500亩示范园,是国内主要的牛油果种植基地。根据规划,到2025年盂连县牛油果种植面积将扩展至10万亩。直至2016年,中国市场上的牛油果100%依赖进口。2017年,盂连县牛油果首次收获,已供应国内市场。


(1)分析孟连县能实现规模化种植牛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以色列相比,简述中国发展牛油果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
(3)你是否赞成孟连县大规模扩大牛油果的种植面积?试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小题2】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小题3】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节省土地B.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C.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枓,回答下列问题。

无花果在我国为小众水果,以塔里木盆地西部阿图什地区品质最优-无花果植株喜暖湿、喜光、不耐 寒、较耐干旱,鲜果保鲜期极短。四川盆地中部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历欠悠久,但一直以来以个体经营为主,产 业发展緩慢。2012年开始.该县推行衣血“BOT”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经营,实现“生产一销售”一体化,租期满后再将土地和农作物移交给农户。采用该模式后成远无花果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下图为威远区域图。


(1)与阿图什相比,说明威远种植无花果有利气候条件。
(2)试为威远无花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错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统计,美国以种植花卉和蔬菜为主的温室大约有400公顷。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面积温室,石油危机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地生产,目前温室花卉种植产量集中在秋、冬季节,北方温室种花到圣诞节后至春季停产,南方温室则全年生产,下图为美国温室生产基地分布示意。


(1)简述与露天生产相比,温室发展花卉生产的优劣。
(2)70年代后,温室生产转移美国南部,说明其原因。
(3)简要分析美国南部温室生产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可可树起源于南美,适宜生长在全年气温高,湿度大,土壤肥沃,海拔一般低于300米的地区。目前全球超过90%的可可仍是由自给农场的小农生产,全球70%的可可豆来自非洲。下图为“美洲主要可可树种植国家分布图”。


材料二 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原可可树种植区域不再适应可可树生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可可种植区不得不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可可的广泛分布。

(1)阅读材料,归纳可可树分布特征。南美洲是世界上主要种植可可树的地区之一,简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
(2)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依然能够满足可可树种植的气候条件,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明可可树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可能带来的危害及我国可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菌中之王”松茸是一种完全在野生状态下生长的食用菌,营养价值极高,产量稀少且目前无法人工栽培。横断山区(西南三角产区)、吉林长白山区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其中西南三角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松茸产量的85%。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在云南省香格里拉产地,一只松茸的收购价是80元,6小时后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日本东京的超级市场。近年来,我国野生松茸资源日渐枯竭,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上图示意我国西南三角松茸产区分布,下图示意松茸生长条件。



(1)简述西南三角产区成为我国松茸主产区的有利条件。
(2)与西南三角松茸产区相比,说明长白山松茸产区在海拔高度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3)分析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口鲜松茸到日本采用空运的原因。
(4)请提出扭转我国松茸产区产量下滑的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红枣是我国居民喜爱的食品。新疆于田县和山东枣庄市均为我国重要的红枣产地。下图为于田县所在区域略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形成该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2)于田县红枣品质优良的优越气候条件主要是
在红枣种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3)于田县果农多以销售干果为主,枣庄市果农则多销售鲜果,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近年来,河西走廊成为优质的高原夏菜产区,蔬菜产品进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产品市场,并以其良好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形示意图。


(1)分析河西走廊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气候条件。

30吨的高原夏菜从兰州某批发市场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奔波抵达杭州,很快被抢购一空。

(2)指出从兰州到杭州高原夏菜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大量尾菜堆积成为一大“公害”,给蔬菜生产基地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下图所示为兰州市榆中县某示范区的尾菜综合利用示意图。


(3)结合图分析该示范区的尾菜利用措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请为河西走廊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