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森林蔬菜是指天然生长在森林中的食用植物,被世界公认为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绿色食品。黑龙江森林资源位居全国第一位,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森林蔬菜,全省有森林蔬菜153种。黑龙江森林蔬菜最早开发以人们采集自食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森林蔬菜进行采集加工和人工驯化栽培。如今黑龙江森林蔬菜资源优势已经成为经济优势。下图为黑龙江地形分布图。
(2)说明黑龙江发展森林蔬菜产业的区位优势。
(3)简述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森林蔬菜产业的意义。
(4)为黑龙江省森林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措施。

【小题1】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过度农垦 |
B.甘肃新疆: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 |
C.东北平原:黑土肥力下降——重用轻养 |
D.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 |
A.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
B.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成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
C.华南主产区建设成商品棉基地 |
D.汾渭平原主产区建设成商品蔬菜出口基地 |
A.沼泽面积过大 | B.土壤盐渍化严重 |
C.地表水资源贫乏 | D.黑土流失严重 |


(1)结合材料,分析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秸秆覆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为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安徽亳州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州有中药资源170科,4 000多个品种,目前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中药材种植110万亩(1亩≈666. 67 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材料二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如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科技应用水平低、交易市场不规范、制假售假、中药材产业的延伸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以初级饮片加工为主的中药材生产企业竞争力不强、中药材种植未形成基地化和规模化等一系列问题。
材料三 下图为亳州市位置简图。

(1)简述亳州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条件。
(2)简述亳州市发展中药材产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3)针对亳州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试提出应对措施。
省区 | 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
甲 | 4 769.9 | 91.5 |
乙 | 1 409.4 | 61.2 |
丙 | 5 342.1 | 44.1 |
丁 | 260.9 | 30.8 |
【小题1】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为( )
A.浙江 海南 新疆 黑龙江 |
B.海南 浙江 黑龙江 新疆 |
C.黑龙江 新疆 海南 浙江 |
D.新疆 浙江 黑龙江 海南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水利基础设施的差异 ④科技水平的差异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A.油菜、甘蔗 | B.棉花、天然橡胶 |
C.棉花、甜菜 | D.甘蔗、棉花 |
材料一: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均温22 - 260C,年降水量1 500 -2 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
材料二:上世纪末中国与科特迪瓦进行农业水稻种植合作,使科特迪瓦水稻生产取得很大成就。现在我国与科特迪瓦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培训、贸易等方面全面合作。
材料三:农业是科特迪瓦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2020年可可产量约占世界5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亚种植面积不断赶超科特迪瓦,加之国际市场可可豆价格下跌,再加上科特迪瓦东部可可树老化质量下降,行业流通贸易机制落后影响产量提高。这些问题引起了科特迪瓦政府关注并积极寻找对策。

(1)与科特迪瓦相比,说明我国可可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
(2)中国与科特迪瓦将全面推进农业合作,对科特迪瓦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科特迪瓦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4)在确定科特迪瓦农业持续发展方向时,有人提出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面积,以促进经济发展,有人反对。你认为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一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材料二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意义。
(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小题1】东北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 B.光照 | C.市场 | D.土壤 |
A.春季旱情严重 |
B.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
C.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
D.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

【小题1】东北地区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降水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辽河平原 |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
A.地形多种多样 |
B.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
C.气候条件的制约 |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