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木薯(下图)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年降雨量1000~2000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木薯一直是尼日利亚重要的传统农产品,近年来丹麦、美国等来该国建立了许多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等,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尼日利亚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薯生产国。

材料二: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明纳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目前尼日利亚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条件。
(2)分析丹麦、美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加大,使其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的影响。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尼日利亚荒漠化空间扩展的方向。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丽江雪桃产自我国云南丽江海拔2 400~2 800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是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
材料2: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3: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但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 
(2)请分析丽江雪桃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
(3)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试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七大主产区图。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
B.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季风气候
C.东北平原:土地沙漠化——过度农垦
D.甘肃新疆: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小题2】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小题3】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    )。
①净化空气   
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 
④涵养水源 
⑤调节径流   
⑥蓄洪防旱  
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小题4】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 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人均耕地多,夏季雨热同期,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
C.丙地光、热、水充足,土地集中连片。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小题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小题3】东北平原耕作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特点是(  )
A.玉米:由南向北减少。B.春小麦:由南向北减少。
C.水稻:只分布在盘锦地区。D.大豆:由南向北减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如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生态混合型农业
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自给自足型农业
【小题2】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3】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气温在 5 ℃以下易受冻害。我国西双版纳(下图) 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州森林覆盖率达 63.68%,有占全国 1/4 的动物和 1/6 的植物物种。 自 1953 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 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 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茶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

(1)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橡胶重点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示为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三江平原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鄱阳湖平原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分析造成两
地熟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试分析其原因。
(3)近几十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稻田内放养青蛙,稻田四周围起1.7米高的挡板,稻田上空拉起防鸟网  (防止青蛙的天敌捕食青蛙),稻田田埂四周种植黑豆、秋葵等农作物。这是镇江新区天泽生态农业园实验的“稻蛙共作”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2012年该生态模式喜获成功。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简述“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
(2)分析“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江苏省南部值得推广的现实意义。
(3)图中R代表的农作物可能是________,描述苏北大规模种植这种农作物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