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种类

2012年

2003年

产量(万吨)

比重(%)

产量(万吨)

比重(%)

粮食

58 957

100

43 070

100

稻谷

20 429

34.7

16 066

37.3

小麦

12 058

20.5

8649

20.1

玉米

20 812

35.3

11 583

26.9

大豆

1315

2.2

1539

3.6

其他

4343

7.4

5233

12.1

 

 
【小题1】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小题2】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小题3】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节省土地B.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C.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贡菊是指产于安徽黄山地区的菊花,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贡菊喜欢温和的气候,充足的光照,适宜在通风透气、地势较高、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坡中生长。采摘季节对雨雪、霜冻等恶劣天气适应能力较差。需要较高的技术进行烘烤,才能做出上等的饮品。
贡菊融合着儒家和徽商文化,可食、可蔬、可吸、可枕、可饮,因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而驰名中外。每逢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是月夜劳作、灯火通明,全国的收购商挤满黄山市的大街小巷,小小的花朵寄托着每一个种花人一年的梦。今天的黄山市以独特的“花朵经济”,占据世界贡菊的制高点。

(1)结合材料比较黄山贡菊和其他名菊生长条件的差异,并分析其成为饮中珍品的原因。(8分)
(2)请你为安徽贡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示为我国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地盐碱地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化肥使用量大
C. 过度放牧    D. 灌溉措施不当
【小题2】针对A、B两地土地盐碱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地下水水位    B. 大力发展牧业
C. 增施化肥,改良土壤    D. 建立排灌系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种是由种子公司委托农户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和环节。种子价格远高于其大田农作物产品价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光热和土地资源优势,河西走廊曾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渐渐从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名录中淡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从2012年起,全国70%玉米种子由河西走廊提供,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其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75%。河西走廊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肥沃,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不仅如此,河西走廊闲置的戈壁滩是种子的天然晾晒场,每年9月底到10月初集中晾晒的期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脱水干燥;据测定,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为94%,仅降低了3个百分点。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此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有4家落户。河西走廊赢得了“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响亮名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西走廊制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说出图中河西走廊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说明河西走廊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的原因。
(2)说明河西走廊制种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越的气候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利于种子脱水干燥的有利条件。
(4)河西走廊制种基地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种子销售,请解释原因。
(5)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请说明河西走廊获得此美誉的理由。
问题②:为河西走廊制种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图左)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右)

(1)B地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之间,该地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2)描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3)试说明东北的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4)近年来,与甲地相比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不保”,试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茶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种植茶树。几何重心是区域空间的均衡点,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为“我国茶叶生产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但甘肃东南、陕西南部等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原因主要是
A.市场需求大B.气候适宜C.土壤肥沃D.技术先进
【小题2】关于2009—2014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叶产量重心移到幅度约110kmB.福建茶园面积快速扩大
C.茶叶产值重心移动幅度最小D.三者重心变化趋势一致
【小题3】关于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与今后发展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部各省茶叶单产比西部各省提高快
B.市场及政策是茶园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C.茶叶产值的增长来自茶产业规模的扩大及品牌化经营
D.我国茶叶生产的变化,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保健方面更是有了大力的发展。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生长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土壤养分,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玛咖种植全过程完全靠人工完成,劳动力投入量大。2003年,中国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如图),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1)简要分析丽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的原因。
(2)丽江地区不断扩大玛咖种植规模,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提出丽江玛咖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拥有相同经营目标的专业化企业及机构,结合农户、企业和市场有机组织而成的群体。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部分农业区,该农业区人口众多但农业劳动力却越来越少。受自然条件“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客观条件制约,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受该地对农业产业的技术支持不够,产业集群缺乏实力强、辐射面广的知名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跟不上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等因素影响,目前该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1)评价该区域气候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集群的意义。
(3)指出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请为该区域实现农业产业集群良好发展提供对策。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吉林省行政区地图,右图为长春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按照国际研究,最美雪花形成的条件是温度在﹣15℃左右,没有强风,且空中水汽充分。飘落的雪花往往形态丰富,大而精美。
材料三 洮南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辣椒生产地和集散地,韩国从中国进口的辣椒中,大多数来自这里。近年来,洮南辣椒加工产业迅速发展,辣椒酱成为洮南当地重要的初级辣椒加工产品之一。
(1)吉林省东南部的雪花,被称为中国最美雪花,分析其形成条件。
(2)说明洮南市成为我国重要辣椒集散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洮南辣椒年年丰收,当地人收入水平仍较低,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4)洮南辣椒春季易受__________(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分析其成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河南、山东是我国传统的花生产地。花生春播秋收,生长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湿润而不积水,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5℃,当气温低于15.5℃时,基本停止生长。河南省正阳县以盛产优质花生著称,花生米粒外观整齐,含油量高,品质好。但是由于正阳地处淮河平原,旱涝多发,土壤黏性大,易结块,透气性差,所以产量较低。近年来当地推广起垄种技术(图),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正阳县的地理位置。

(1)与山东相比,分析正阳县花生生长的气候优势。
(2)起垄种植是指垄上种植,沟内排水。请分析正阳县采用起垄种植技术种植花生的好处。
(3)正阳县城打造了一个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园区,产品涵盖花生种植、收货、摘果、加工等环节的农业机械设备。请说明各企业集聚该产业园区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