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图左)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右)
(1)B地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之间,该地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2)描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3)试说明东北的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4)近年来,与甲地相比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不保”,试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0-16 09:1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西南部某地(海拔2000米左右)利用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大力生产优质蔬菜,引导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结合该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的优质蔬菜病虫害极少,其原因主要是( )
A.现代工业少,污染小
B.空气干燥,紫外线强
C.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
D.昼夜温差大,高温期长
【小题2】目前该地夏菜已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加拿大等地的餐桌上,这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设备
D.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同类题2
下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B.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C.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D.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同类题3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A.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B.人口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
C.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D.林地减少,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小题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从阶段Ⅱ到阶段Ⅳ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市场
D.技术
同类题4
下图为北非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10°S~20°S
B.20°S~30°S
C.30°S~40°S
D.40°S~60°S
【小题2】该气候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橄榄
B.甜菜
C.苹果
D.咖啡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