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绥芬河市被称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绥芬河市又被称为“木业之都”。简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2)与全省相比,简述绥芬河市的第一、三产业构成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比重图

(1)绥芬河市又被称为“木业之都”。简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2)与全省相比,简述绥芬河市的第一、三产业构成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间。兰州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满足当地市场并大量供应东部地区。

材料二 兰州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铁路在兰州及其以西路段走向基本与黄河干流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2)兰州地区发展高原夏菜的主要有利条件有_____;制约兰州地区夏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是_____ ,可通过_____ 、_____ 等措施缓解该不利条件。
(3)近年来,由于_____影响,兰州地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高原夏菜能及时、保质地供应东部地区,得益于良好的 _____ 、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
(4)简述兰州地区大力发展夏菜的意义。
材料一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间。兰州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满足当地市场并大量供应东部地区。

材料二 兰州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铁路在兰州及其以西路段走向基本与黄河干流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2)兰州地区发展高原夏菜的主要有利条件有_____;制约兰州地区夏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是_____ ,可通过_____ 、_____ 等措施缓解该不利条件。
(3)近年来,由于_____影响,兰州地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高原夏菜能及时、保质地供应东部地区,得益于良好的 _____ 、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
(4)简述兰州地区大力发展夏菜的意义。
粮食供需差指某区域粮食需求量减去该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读“广东省粮食供需差变化图(单位:万吨)”(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明1994—2009年间( )
【小题2】有关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表明1994—2009年间( )
A.广东各地粮食一直短缺 |
B.东翼缺粮最为严重 |
C.广东省粮食供需差持续上升 |
D.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最大 |
A.人口迁入导致人口数量增多 |
B.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 |
C.农业结构调整 |
D.居民食物构成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增加 |
巴西塞拉多地区,位于巴西中部,约占全国的23 070,平均年降水量在1 500一1700mm之间,栖息着全球20070的物种,足以与亚马孙相媲美。该地区土壤酸性强,贫瘠,但在科研人员的大力改造下,76%的荒原变成了沃土,成为巴西著名的“谷物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塞拉多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塞拉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小题1】塞拉多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热带雨林气候,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 |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 |
C.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D.耕地连片,人口密度小 |
A.扩大耕地面积,发展成为世界的粮仓 |
B.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C.利用水热优势,大规模种植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水稻 |
D.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下图为阿拉善高原示意图。

(1)分析该地种植早熟棉花的优势气候条件。
(2)简述当地实现棉花种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下图为阿拉善高原示意图。

(1)分析该地种植早熟棉花的优势气候条件。
(2)简述当地实现棉花种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蓝莓栽培始于美国。蓝莓适应性强,喜酸性土壤,喜湿润,抗旱性差。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现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
材料二 保康县(约32°N,111°E)地处鄂西北,东依南漳,南接宜昌,西连神农架,北靠武当山,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材料三 下表为我国南北方蓝莓种植时间及生产投资比较表。
(1)分析保康县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
(2)与北方相比,简述我国南方蓝莓产区种植蓝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目前保康县已建成蓝莓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5 000亩,计划联营种植面积3万亩。你是否赞同在保康县大规模生产蓝莓?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蓝莓栽培始于美国。蓝莓适应性强,喜酸性土壤,喜湿润,抗旱性差。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现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
材料二 保康县(约32°N,111°E)地处鄂西北,东依南漳,南接宜昌,西连神农架,北靠武当山,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材料三 下表为我国南北方蓝莓种植时间及生产投资比较表。
| 4月中旬~5月中旬 | 5月中旬~6月中旬 | 基础建设费用(万元) | 管理费用(万元/年) |
北方日光温室 | 是 | 是 | 10~15 | 1 |
北方冷棚 | 否 | 是 | 3~4 | 0.5 |
南方露地 | 是 | 是 | 0 | 0 |
(1)分析保康县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
(2)与北方相比,简述我国南方蓝莓产区种植蓝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目前保康县已建成蓝莓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5 000亩,计划联营种植面积3万亩。你是否赞同在保康县大规模生产蓝莓?请说明理由。
下图图甲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带的发展经验?( )
A. F B. B C. E D. C
(2)读图,美国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相似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甲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具有__________特征,影响各农业带分布位置的首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东北地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

(1)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带的发展经验?( )
A. F B. B C. E D. C
(2)读图,美国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相似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甲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具有__________特征,影响各农业带分布位置的首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东北地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
下两图分别为中国和美国主要的玉米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自然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人均耕地多 ④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集中产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3】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转变,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自然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人均耕地多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种植技术落后 | B.玉米品种差 |
C.纬度较高,光热不足 | D.经营方式受限 |
A.玉米生产过剩 |
B.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 |
C.玉米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
D.国际能源紧张 |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那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不包括
【小题2】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质量好,稻米品质优良 | B.开发历史短,工业污染轻微 |
C.人口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D.黑土分布广,化肥施用较少 |
A.冻土广布,害虫食物缺乏 | B.施用农药,虫害繁殖困难 |
C.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 D.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费尔干纳盆地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棉花果、苜蓿等而著称,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示意图。

材料二: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耐干早,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作牧草和绿肥等。
材料三:电脑微灌技术就是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传统灌溉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
(1)简析费尔干纳盆地适宜种植苜着的区位条件。
(2)分析电脑微灌技术给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述吉尔吉斯斯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其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费尔干纳盆地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棉花果、苜蓿等而著称,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示意图。

材料二: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耐干早,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作牧草和绿肥等。
材料三:电脑微灌技术就是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传统灌溉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
(1)简析费尔干纳盆地适宜种植苜着的区位条件。
(2)分析电脑微灌技术给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述吉尔吉斯斯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其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