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 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 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小题2】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小题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大坝上游落差加大,通航条件改善 |
B.大坝下游泥沙堆积减少,水中沙洲面积可能减小 |
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减小 |
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覆盖率增加 |
A.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 |
C.大坝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
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近1.05亿,营养不良人口达10.2亿,全世界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遭受了饥饿。这些数字背后的苦难提醒我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在出现历史性连年大丰收之际,强调这一主题尤其必要。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

(1)甲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乙基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
(3)简述甲基地A、B两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农业生产基地,判断理由是_ ___。
材料一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近1.05亿,营养不良人口达10.2亿,全世界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遭受了饥饿。这些数字背后的苦难提醒我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在出现历史性连年大丰收之际,强调这一主题尤其必要。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

(1)甲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乙基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
(3)简述甲基地A、B两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农业生产基地,判断理由是_ ___。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 B.距海远近不同 | C.人口、城市多少 | D.经济发展水平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


材料三 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
材料四 近年来,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原有生产工厂“外迁”到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或缅甸,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也将部分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等国。
(1)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指出洞里萨河不同月份的流向,并说明其成因。
(3)“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请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5)简析产业转移对越南的影响。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


材料三 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
材料四 近年来,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原有生产工厂“外迁”到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或缅甸,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也将部分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等国。
(1)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利于通风 | B.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
C.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 D.紧临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
(3)“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请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5)简析产业转移对越南的影响。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___,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___。
(2)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等。
(3)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___。
(4)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这对江苏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___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___,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___。
(2)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等。
(3)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___。
(4)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这对江苏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___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甲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
【小题2】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小题1】图甲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
A.横断山脉 | B.武夷山脉 | C.长白山脉 | D.太行山脉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
C.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 D.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
左图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等。
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___。
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近年来,该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中的地位下降的原因是___。

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等。
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___。
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近年来,该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中的地位下降的原因是___。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长江流域湿地萎缩的原因主要是 ( )
【小题2】湿地萎缩将导致洪涝灾害加剧,其形成机制是 ( )
【小题1】导致长江流域湿地萎缩的原因主要是 ( )
A.围湖造田 | B.过度养殖 | C.气候变暖 | D.环境污染 |
A.蓄洪能力下降 | B.异常气候增多 | C.水生植物减少 | D.流域面积减小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 建设多座水电站。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面积约16.8万kff12,总人口近1亿,已被正式列力国家级开发区。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

(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产业迁入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材料一 金沙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 建设多座水电站。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面积约16.8万kff12,总人口近1亿,已被正式列力国家级开发区。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

(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产业迁入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15年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表。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1)郑州所在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该地貌对郑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水库的经济价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区域发展阶段看,2015年京、津、冀三地中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与同纬度东部平原相比,西安冬季的气温特点,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 下表为2015年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表。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第一产业(%) | 0.6 | 1.3 | 11.5 |
第二产业(%) | 19.7 | 46.6 | 48.3 |
第三产业(%) | 79.7 | 52.1 | 40.2 |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1)郑州所在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该地貌对郑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水库的经济价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区域发展阶段看,2015年京、津、冀三地中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与同纬度东部平原相比,西安冬季的气温特点,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