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嘉陵江,头枕秦岭,身卧川北,尾连长江,覆盖61个市、区县涉及3500多万人。其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是川、陕、甘边境的交通要道。通过四川盆地丘陵区江宽水阔,河曲现象甚为发育,是四川境内挟带泥沙最多的河流,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逾2千克。水落则滩石俱现,砂石游阻其间。下游北碚小三峡煤矿储量丰富,是煤和上等石料基地。千里嘉陵江属山区河流,要从根本上改变巴水滩多水急的面貌,必须进行全江梯级渠化,走航电结合,综合利用水资源,联合建设之路。

材料二 嘉陵江流域水系图

(1) 请指出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嘉陵江的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20日上午8:00左右电三峡工程迎来流量达70000立方米/秒的大规模洪峰,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现在下泻流量是每秒40000立方米左右。目前的水位是149.66米,设计的水位可以达到175米。

材料二 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

材料三 不同年份长江洪涝灾害损失

⑴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一分析2010年长江流域多暴雨的原因。
⑶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A河的径流量变化图,试说明导致该河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2)有人建议立即上马修建B河流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修建,请分析没有修建的原因。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珠江水系图和表中的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地理条件
出现的主要问题
红水河河段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水量丰富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灾害:滑坡、泥石流
西江河段
地形:盆地、丘陵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河道曲折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灾害:洪涝
交通:航道淤塞
珠江河段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河网密布
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
灾害:洪涝、台风
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
 
(1)根据红水河河段的地理条件,说出该河段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2)针对红水河河段和西江河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B.1989年、1999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小题2】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小题3】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3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说出西电东送工程中线通道的电能产生方式。指出电能输出的具体方式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海底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泄漏与污染,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

(1)当发生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在自然情况下,墨西哥湾和渤海两个水域水体自净速度有何差异,据图说明理由。
(2)旅游业是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如我国杭州湾地区,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潮。同为海滨地区,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区的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在1983年就已被定为世界遗产,但每年游客稀少。

造成两地旅游者数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钱塘江八大观潮胜地同时也是观潮危险地,说明八大观潮胜地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表格所示为图中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读图表完成后面的小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10年
40.2%
44.1%
6.2%
1.3%
8.2%
 

【小题1】1978~2010年R河流域 (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小题2】关于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 ①②③④分别为长江与洞庭湖交界处的某水文站 1951年~2011年测量的多年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曲线是导致①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
B.④曲线是导致②曲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C.②曲线是影响①曲线变化的唯一因素
D.③曲线是导致④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小题2】1996年以后,④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②湖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③该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水坝的修建    ④湖区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① ②
A.③④B.①③C.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读图B,分析修建水库后,其综合效益有哪些?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