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请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贵州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以“西南煤海”著称。贵州省已探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42.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贵州是我国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全省煤种多,煤质好,含硫含灰低,热值高,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贵州省为提高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减轻环境污染和提升附加值,发展了多条产业链。贵州省不仅是该省的煤炭供应基地,也是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主要的供煤源地。如图为贵州省主要煤炭资源、铁路线和河流分布图。

(1)指出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请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贵州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在该流域内植树造林,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小题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
B.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
C.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 |
D.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C.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随着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西江干线正逐渐成为“水上高速公路”。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建船闸前,限制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短缺 | B.河流落差大 | C.结冰期长 | D.含沙量大 |
A.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 B.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
C.疏浚河道,分洪蓄洪 | D.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我国享有“煤都”美誉的城市是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陕西北部的大型煤田是_______煤田,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外运的南北两条铁路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另外,现在又建成了陕西北部煤田经过山西中部到河北省的__________港的铁路,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运煤通道。
(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1)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我国享有“煤都”美誉的城市是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陕西北部的大型煤田是_______煤田,图中代号是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外运的南北两条铁路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另外,现在又建成了陕西北部煤田经过山西中部到河北省的__________港的铁路,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运煤通道。
(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黄河中游地区开发方向的最主要因素为()
【小题2】黄河流域开发的重点有()
①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粮食生产
②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③加强流域管理,发展节水产业
④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航运旅游

【小题1】影响黄河中游地区开发方向的最主要因素为()
A.气候条件 | B.矿产资源 | C.地形条件 | D.水文特征 |
①挖掘土地潜力,发展粮食生产
②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③加强流域管理,发展节水产业
④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航运旅游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在()
【小题2】山西省围绕能源开发,所构建的产业链有()
①煤—电—铝 ②煤—焦—电 ③煤—铁—钢 ④煤—气—液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在()
A.延长产业链,促进就业 | B.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C.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 D.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
①煤—电—铝 ②煤—焦—电 ③煤—铁—钢 ④煤—气—液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如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请说明理由。
(2)山西省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煤外,还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如果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你认为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请说明理由。
(3)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把该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作为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其战略目标定位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建设成为国家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1)为了加快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如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请说明理由。
(2)山西省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煤外,还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如果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你认为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请说明理由。
(3)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把该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目前,呼伦贝尔市正着力发展与煤炭开采和加工相关的设备制造业,试分析其积极意义。
(3)在呼伦贝尔市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宜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在1500亿吨以上,已探明煤炭储量306.7亿吨,相当于东北三省煤炭储量总和的1.8倍。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呼伦贝尔市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下图为呼伦贝尔市的位置及资源与交通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目前,呼伦贝尔市正着力发展与煤炭开采和加工相关的设备制造业,试分析其积极意义。
(3)在呼伦贝尔市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宜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马拉开波湖,水深平均达20多米,该湖有美洲聚宝盆的美誉,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有石油湖之称。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图示地区吸引中国石油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3)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马拉开波湖,水深平均达20多米,该湖有美洲聚宝盆的美誉,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有石油湖之称。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图示地区吸引中国石油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3)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曹娥江大闸位于曹娥江河口,是我国强涌潮河口地区第一大闸,下图为曹娥江大闸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该大闸主要功能的是
①防洪 ②旅游 ③发电 ④挡潮
【小题2】不属于该大闸建设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下列属于该大闸主要功能的是
①防洪 ②旅游 ③发电 ④挡潮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促进经济发展 | B.改善生态环境 |
C.减轻土壤盐碱化 | D.增加移民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