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在()
A.延长产业链,促进就业
B.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D.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小题2】山西省围绕能源开发,所构建的产业链有()
①煤—电—铝 ②煤—焦—电 ③煤—铁—钢 ④煤—气—液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24 10:34: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正式开工,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可达广东、香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至2005年滇黔两省已向广东省输送了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建成投产。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材料二: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各应采取什么措施。
(2)据材料三具体分析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缓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有何作用?
同类题2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炭资源总量大,但分布不均
B.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C.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D.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四省区最集中
【小题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竞争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新能原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小题3】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所采取的措施最不合理的是( )
A.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B.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C.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同类题3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铁锌
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省以采矿为基础的产业链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小题3】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
A.实行矿产资源禁采
B.倡导实施清洁生产
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D.建立大型产业园区
同类题4
攀枝花和马鞍山同属我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读下面两地相关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三次产业结构比值
工业结构
钢铁工业 产值 ( 亿元 )
马鞍山
5.8:68.1:26.1
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
637.55
攀枝花
3.8:75.5:20.7
钢铁、钒钛、能源、化工
375.42
【小题1】与马鞍山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A.离电力供应地更近
B.市场需求量更大
C.原料供应更充足
D.水运更便捷
【小题2】面对目前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现状,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A.停止原有产业生产,实现顺利转型
B.将原有产业转移至经济发达地区,以获取资金支持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D.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
同类题5
我国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虽然在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是
A.化学工业比重上升,钢铁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钢铁工业比重上升
C.化学工业比重上升,钢铁工业比重下降
D.第三产业比重下降,钢铁工业比重下降
【小题2】为促进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必须加快省内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原煤产量
B.发展新兴产业
C.增加科技投入
D.改善交通条件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