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是
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②海水入侵,盐度增加③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  ④蒸发增强,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盐湖面积缩小B.湖水富营养化加重C.湖水盐度减小D.湖面实际蒸发量增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
①青海湖 ②咸海 ③洞庭湖 ④鄱阳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③②
【小题2】造成两处湿地面积都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下图示意罗布泊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河流入湖三角洲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的位置和面积变化说明
A.河流侵蚀作用增强
B.河流搬运作用增强
C.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增加
D.河流入湖口向湖心推进
【小题3】新三角洲的位置后退说明
A.湖泊水面上升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湖水侵蚀能力增强D.河流改道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天然淀泊,被誉为“华北明珠”,图为白洋淀位置范围示意图。下表为离淀区1千米处丰水年和欠水年部分气象要素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格数据反映白洋淀湿地的功能是
A.调蓄洪水B.调节局部气候C.改善生态环境D.补充地下水
【小题2】通过蒸发作用,白洋淀对其周边地区的降水补充效果明显的是
A.西北、东南附近B.西北、西南附近
C.西南、东北附近D.东北、东南附近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夏季,干旱地区的湖泊具有明显的 “冷岛效应”,即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右图为北疆地区最大湖泊艾比湖,随着区域人口密度的增长,湖泊周边地区垦殖规模扩大。下图为该湖泊1968~2013年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艾比湖1968~2013年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C.区域降水减少D.流域内灌溉用水增加
【小题2】“冷岛效应”的存在,使得湖泊及湖岸地区
A.对流增强,植物蒸腾加快B.降水增多,热量交换加快
C.蒸发减弱,利于淡水保存D.土壤变干,不利农业发展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题。

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勒泰地区农业今年发展迅速,种植业是当地农业的主要组成,图1为新疆局部区域图,图2为阿尔泰地区的气候资料。图3为阿尔泰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水面下降,乌伦古湖湖滨沼泽面积减少,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呈上升趋势。1970年以前,乌伦古河是乌伦古湖水量唯一补给,1970年当地建成引额尔齐斯河河水入乌伦古湖的“引额济海”(乌伦古湖又称福海)工程,并于十多年后又实施了扩建,使乌伦古湖水位变化由纯天然变为天然加人为干预的状态。

(1)列举阿勒泰地区种植业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及对策。
(2)分析引额济海工程对乌伦古湖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以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在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
A.库区生态系统消失B.地下水位上升
C.水库的防洪功能丧失D.加剧了该地区的荒漠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世界各界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青海湖2001---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

材料二: 2001—2009年青海湖周边三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图。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1—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3)分析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朝诗人岑参所写,诗中提及的“热海”,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位置见下图);该湖区冬无严寒、湖水终年不冻,所以称“热海”;伊塞克湖盆地四面环山,高山区冰川面积约650.4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236平方千米,是该国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湖泊;盆地西侧是荒漠,向东逐渐过渡到草原;当地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此地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牧区。

(1)分析伊塞克湖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2)比较伊塞克湖冬、夏季水位的差异,解释原因。
(3)推测若灌溉农业规模扩大对当地土地、气候和伊塞克湖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