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和风沙灾害区,一段时期内林木稀少、生态恶化。20世纪50年代,风沙区营造人工林;60-70年代,营造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大力开展林业生产,林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农民学习外地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建立木材加工厂。2004年菏泽市成为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常设会址,林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桐木、杨木、杞己条为主要原料的近3000家加工企业和上万个木材加工点。随着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木材面临供需矛盾的问题。

(1)简述20世纪90年代前后菏泽市人工林主要功能的转变。
(2)说明菏泽市林木加工企业数目多的原因。
(3)分析菏泽市木材加工业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杨树林种植面积逐年减小 | B.2015年杂阔林面积达最大值 |
C.经济林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 D.2012年其他人造林面积达最大值 |
A.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多 | B.河流含沙量略有减小 |
C.椰子等果品产量增多 | D.沙漠化现象略有减弱 |
材料一:栓皮,指栓皮栎的皮,俗称软木。栓皮栎是生长在亚热带、温带地区的一种耐贫瘠、树冠广展、皮厚、根系发达的乔木,栓皮栎林对适生地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木因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密闭性,并且隔热隔音、绝缘耐腐蚀、无毒无味而被广泛用于建筑、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下图为栓皮栎及软木塞景观图。

材料二:葡萄牙是栓皮栎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对软木资源开发及产品深加工最早的国家之一,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美国、法国是最大的软木材料进口国。由于存在软木瓶塞污染酒体的问题,大量酒庄转向使用合成塞、玻璃塞,软木瓶塞的市场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下图为葡萄牙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栓皮栎林的生态功能。
(2)分析葡萄牙软木产业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主体,巨大的北中轴楔形绿地正在形成。这块绿地向南直伸向北二环,向北一直绵延至燕山山脉脚下。南北遥遥相距40公里,北宽南窄,呈不规则的楔形,像个绿色箭头,穿透钢筋水泥的森林直指城中心,故而得名楔形绿地。北京市规划了多条这样的楔形绿地(下图)。

(1)请说明该种楔形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材料二:在北京市,东、西城5000平方米以下,其他城区1万平方米以下的绿地,被称为“小微绿地”。随着大片的城市绿化用地越来越难得,市民家门口的小微绿地建设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在北京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背景下,今年小微绿地建设大大提速。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在城市外围建设较大规模的绿地而不是在城区建设微绿地。
(2)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和风沙灾害区,一段时期内林木稀少、生态恶化。20世纪50年代,风沙区营造人工林;60-70年代,营造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大力开展林业生产,林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农民学习外地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建立木材加工厂。2004年菏泽市成为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常设会址,林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相木、杨木、杞条为主要原料的近3000家加工企业和上万个木材加工点。随着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木材面临供需矛盾的问题。
(1)简述20世纪90年代前后菏泽市人工林主要功能的转变。(2)分析菏泽市木材加工业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变化。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
A.亚马孙地区形成干旱灾害 |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

【小题1】图中人口增长与热带雨林砍伐面积的关系是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不相关 |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
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
C.碳氧平衡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发生洪涝灾害 |

近年来,对A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