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杨树林种植面积逐年减小
B.2015年杂阔林面积达最大值
C.经济林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D.2012年其他人造林面积达最大值
【小题2】‘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工程会使省内
A.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多
B.河流含沙量略有减小
C.椰子等果品产量增多
D.沙漠化现象略有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0 12:0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 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行为与建设生态文明相违背的是
A.购物时使用廉价的塑料袋
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定位置
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小题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观符合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人定胜天的观点
C.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D.生态优先论的观点
同类题2
读图中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小题2】图乙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遭到破坏
B.自然资源面临枯竭
C.环境污染
D.生物多样性受损
【小题3】图丙中人们行为的目的与下列人们行为的目的一致的是 ( )
A.进行垃圾分类
B.进行伏季休渔
C.建设水土保持林
D.设立自然保护区
同类题3
地处我国云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梯田是中国原生梯田的杰出代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题。
当地的水稻种植至今不施用化肥,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规范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同类题4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鼓励私家车出行
B.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C.城市规划中尽量保留湖泊、山林
D.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比重
同类题5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符合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有
①乘坐公共汽车 ②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分类投放垃圾 ④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森林的功能
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