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建设历时34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森林分布示意图。

(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分别有什么影响?


【小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 B.丁甲丙乙 |
C.丙甲乙丁 | D.乙丙甲丁 |
A.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的机会 |
D.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

【小题1】目前甲乙两地仍存在广袤的原始森林,其共同原因
A.气候湿热,开发条件差 | B.人口密度小,开发历史较短 |
C.木材品质差,未遭大规模砍伐 | D.国民素质高,环保意识强 |
A.当地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的比值增大 | B.夏季北冰洋结冰范围扩大 |
C.全球海岸线变长 | D.当地酸雨问题更加突出 |

【小题1】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
④高纬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
A.地广人稀 | B.自然条件严酷 |
C.难以通行 | D.技术条件落后 |
A.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材料一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
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
材料三 广西桉树产业关系。
(2)请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
(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
(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儲量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增加碳排放,退耕还林还草或植树造林减少碳排。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淇河流域在自然保护、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种境下的碳储量和密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05年-2015年淇河流域碳储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建设用地的扩张 | B.耕地转化为草地 |
C.天然林迅速恢复 | D.农业灌溉区减少 |
A.控制人类活动,自然恢复 | B.减少建设用地面积 |
C.设置基本农田,维持稳定 | D.增加生态用地面积 |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 |
【小题1】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湿地与旅游”。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2)读图乙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