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小题2】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小题3】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蔬菜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 | B.人为原因引起的 | C.不良消费引起的 | D.全球变暖引起的 |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 B.冰川作用弱的地区 |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
A.耕地面积广大 | B.降水丰富 |
C.热量充足.光照强 | D.光照强,温差大 |
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
(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用来保护铁路,分析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
(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用来保护铁路,分析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地区路段(上图)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布逊盐湖矿区,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四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对于青藏铁路锡北段不便利用植物防沙,无法建设类似沙坡头段的防护体系,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地区路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对于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沙害(如下图所示)。
(2)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不便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4)利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必须定期对堆积沙进行清理,解释其原因。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具有较大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地区是()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为小麦—牧羊区,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源不足 ②森林退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水土流失
【小题3】下列措施有利于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小题1】图中具有较大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水源不足 ②森林退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水土流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退耕还林,抵御沙漠侵袭 | B.开辟水源,提高草原载畜量 |
C.培育优良畜种,控制载畜量 | D.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增长率 |
读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2)B地荒漠属于 地带性现象,主要是受(气压带) 影响。
(3)C地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
。
(4)D地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5) A、B、C、D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

(1)A地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2)B地荒漠属于 地带性现象,主要是受(气压带) 影响。
(3)C地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
。
(4)D地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5) A、B、C、D 三地荒漠化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
该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小题2】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沙地。导致科尔沁沙地环境恶
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3】为了扭转科尔沁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东经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121.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北纬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小题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 B.向东北方向移动 |
C.向东南方向移动 | D.向西南方向移动 |
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树种草 |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
A.开采地下水用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科尔沁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在当地开展任何经济活动,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子中卫站和干塘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完成下列各题。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
A.土地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酸化 | D.地面沉降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
人类经济活动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A.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 B.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 |
C.降水多的年份利于抑制风沙的活动 | D.过度开垦草原 |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度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设法扭转 |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