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2)
该区自东向西降水量越来越________,自然景观由森林 草原 荒漠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3)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至少回答3点)

(1)该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2)


的地域分异规律。
(3)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至少回答3点)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小题2】与Q地比较,R地土地荒漠化的不同原因是
【小题3】R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土地沙化 | B.土壤次生盐碱化 | C.水土流失 | D.土地石漠化 |
A.过度樵采 |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C.过度开垦 | D.没有山脉对西北寒冷的风沙阻挡 |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 B.能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
C.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 D.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
读漫画“如此汲水”,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小题2】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 |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
A.白杨 | B.胡杨 | C.红树林 | D.栎树 |
在干旱荒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下图是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漏斗区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A.沙尘暴频度增加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人口和牲畜增加,大规模掘井以满足人畜用水需要 |
D.生物生产能力降低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林体系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高
④6~8月土壤含水量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风速较大
②降水较少
③气温较高
④蒸发量较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种草 | B.自然演化 | C.栽灌木 | D.植树 |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表示( )
【小题2】推断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3】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小题1】图中甲表示( )
A.河流断流 | B.过度灌溉 |
C.土壤盐碱化 | D.冰川融水减少 |
A.河流流量减少 | B.全球气候变暖 | C.经济持续发展 | D.人口快速增长 |
A.兴修水库,增加灌溉水源的存储 | B.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
C.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D.大力发展旅游业 |
话说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过度樵采 | B.气候干旱 | C.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 |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 B.开采矿产 | C.过度开垦 |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 B.实施人工降雨 |
C.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 D.发展立体农业 |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小题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小题3】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小题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 km | B.20~40 km | C.40~60 km | D.60~80 km |
A.植被覆盖率较高 |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 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 D.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