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华南地区 | D.东北地区 |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有石质戈壁、砂质戈壁、绿洲和盐化戈壁,其分布位置与图中数字配对正确的是 ( )
①a——石质戈壁 ②b——盐化戈壁 ③c——绿洲 ④d——砂质戈壁
【小题2】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
①气象灾害少 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③水源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小题3】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有 (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酸雨危害

【小题1】该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有石质戈壁、砂质戈壁、绿洲和盐化戈壁,其分布位置与图中数字配对正确的是 ( )
①a——石质戈壁 ②b——盐化戈壁 ③c——绿洲 ④d——砂质戈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气象灾害少 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③水源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酸雨危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小题1】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环境污染 |
A.发展耕作业 | B.退耕还草 | C.修建水电站 | D.人工增雨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全球荒漠分布广泛,但成因差异巨大,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我国新疆地区荒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澳大利亚西部荒漠——深居内陆,受海陆位置影响 |
C.北美西南部荒漠——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 |
D.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荒漠——西风带背风坡 |
下图示意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某区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于
【小题2】该区域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小题3】近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示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于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北冰洋 | D.大西洋 |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石质荒漠化 |
A.围湖造田、过度放牧 | B.降水少、蒸发旺盛 |
C.全球变暖、冰川萎缩 | D.过度引用河水灌溉 |
读我国不同省区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面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
【小题2】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
A.沙漠化 | B.红漠化 | C.森林锐减 | D.石漠化 |
A.流水侵蚀 | B.盐碱化 | C.冻融作用 | D.风力侵蚀 |
下表(左)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右)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该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不当,土壤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的荒漠化现象称为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石质荒漠化 | D.次生盐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