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和D地区的森林系统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有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对B地区森林带来严重破坏的活动是()

【小题1】图中B和D地区的森林系统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有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 B.土壤肥沃 |
C.生物生长迅速 | D.生物循环旺盛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 D.过度引水灌溉 |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统计项目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覆 盖率(%) | 气温年 较差(℃) | 年降水 量(mm) | 河流含 沙量(%) | 人口(万人) |
1970年 | 4 | 18 | 33 | 430 | 1.5 | 30 |
1980年 | 4.4 | 10 | 38 | 370 | 4.5 | 35 |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境内2/3为山地丘陵,植被覆盖率高;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挪威森林猫生长的环境非常寒冷和恶劣,因此它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挪威森林猫体大肢壮,奔跑速度极快,不怕日晒雨淋,行走时颈毛和尾毛飘逸,非常美丽。

(1)推测挪威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国家的原因。
(2)水电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分析挪威发展水电的优势。
(3)分析挪威森林猫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的原因。
(4)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挪威森林猫,推测他选择什么位置进行拍摄合理。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境内2/3为山地丘陵,植被覆盖率高;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挪威森林猫生长的环境非常寒冷和恶劣,因此它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挪威森林猫体大肢壮,奔跑速度极快,不怕日晒雨淋,行走时颈毛和尾毛飘逸,非常美丽。

(1)推测挪威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国家的原因。
(2)水电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分析挪威发展水电的优势。
(3)分析挪威森林猫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的原因。
(4)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挪威森林猫,推测他选择什么位置进行拍摄合理。
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生态区划,不同生态区植被覆盖率存在较大差异(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区植物分布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划分④⑤两个生态区的最主要指标是( )
【小题2】华北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生态区最可能是( )

【小题1】划分④⑤两个生态区的最主要指标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文 | D.海陆位置 |
A.① | B.② | C.⑤ | D.⑦ |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过度采伐,“地球之肺”----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010年11月3日,美国银行承诺将投放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热
【小题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相结合
【小题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小题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热
A.① ② ③ | B.① ②④ | C.①③ ④ | D.② ③ ④ |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相结合
A.① ②④ | B.① ② ③ | C.② ③ ④ | D.①③ ④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小题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


【小题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小 | B.下渗量减小 | C.径流总量增大 | D.气候更加湿润 |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 B.土壤肥力下降 |
C.生物多样性增多 | D.自然灾害减少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这里地形复杂,海拔为475~2430 m,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众多,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分旱季和雨季,年降水量为1100~2400 mm间;森林覆盖率为63.7%,其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群落层次多样,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材料二 左图为“西双版纳1992年和2010年植被和橡胶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人工经济林符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1)西双版纳地势高低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自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______分异现象;气候暖热,分旱雨两季,其中5~10月为 ______季。
(2) 1992-2010年,橡胶种植面积______,这种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们模拟雨林和季雨林结构,在林下种植茶树、咖啡、草药、草果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复合生态系统,简要分析这种农业生态模式的好处。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这里地形复杂,海拔为475~2430 m,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众多,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分旱季和雨季,年降水量为1100~2400 mm间;森林覆盖率为63.7%,其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群落层次多样,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材料二 左图为“西双版纳1992年和2010年植被和橡胶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人工经济林符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1)西双版纳地势高低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自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______分异现象;气候暖热,分旱雨两季,其中5~10月为 ______季。
(2) 1992-2010年,橡胶种植面积______,这种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们模拟雨林和季雨林结构,在林下种植茶树、咖啡、草药、草果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复合生态系统,简要分析这种农业生态模式的好处。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平均每天有140 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平均每天有140 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岛上大部分地区经济贫困,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图a为加里曼丹岛等高线地形图。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为大力种植橡胶,加里曼丹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图b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2)提出保护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的具体措施。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岛上大部分地区经济贫困,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图a为加里曼丹岛等高线地形图。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为大力种植橡胶,加里曼丹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图b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2)提出保护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