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风能欠缺区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小题2】当前我国开发风力发电有利条件是 ( )
①风能资源丰富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能源结构以新能源为主 ④优惠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两地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千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
材料二 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

(1)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是曾经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关于雾霾的段子。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最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A.B.
C.D.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雾霾的是(   )
①许多大城市规定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②北方许多城市的家庭单独供暖改为热电厂集中供暖
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④顺应国际行情,燃油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脐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现被世界各国引进栽培,大多被栽种在丘陵地区山谷中。但北半球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出现的近地面逆温现象经常使脐橙遭受冻害。图A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图B为美国西部某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春季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美国佛罗里达洲大量种植脐橙,其遭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图B中,若按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脐橙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6米B.24米
C.40米D.60米
【小题3】在我国赣南山区引进脐橙种植,为预防遭受冻害,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
A.南坡中部B.南坡谷底
C.北坡谷底D.北坡中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可可托海(47°12′N,89°48′E),哈萨克语意思为“绿色的丛林”,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因测出过-60℃的低温而被称为“全国第二冷极”。
材料二 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图中阿尔泰山至额尔齐斯河干流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可可托海被称为“绿色的丛林”“全国第二冷极”,任选其一分析其成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天气形势图。右图为左图中

A.河流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

(1)此时A地盛行 风,未来几天将受 (填天气系统)影响。

(2)B、C海域都有世界著名渔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3)D河流实施水电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当地凭借廉价的电力,吸引了大量 工业。

(4)19世纪中叶,A地和E城市成为钢铁工业基地的共列资源优势是 。如今,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大力发展 ,以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5)F、G两地都是著名瓜果生产基地,试比较两地的气候优势。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