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可可托海(47°12′N,89°48′E),哈萨克语意思为“绿色的丛林”,位于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因测出过-60℃的低温而被称为“全国第二冷极”。
材料二 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图中阿尔泰山至额尔齐斯河干流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可可托海被称为“绿色的丛林”“全国第二冷极”,任选其一分析其成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9-23 08: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量是地面辐射。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不同的环境或状态下,图中箭头所代表的太阳辐射转换过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阴雨天气,a被大气削弱多
B.湖泊湿地.b能传递给大气的能量减少
C.CO
2
增多,c 补偿地面热量减少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小题2】下图中北方地区冬季易形成霜冻的是
A.
B.
C.
D.
同类题3
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A.辐射A减弱
B.B辐射增强
C.C辐射增强
D.D辐射增强
同类题4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判断
【小题2】图乙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
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小题3】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
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
C.随海拔升高山坡两侧水汽交换减弱
D.随海拔升高植被多样性呈增强趋势
同类题5
下图为厦门地区三个不同站点的海风频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厦门地区海风频次较高主要出现在下午时段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陆地温度低
C.海水温度低
D.海陆温差大
【小题2】导致站点1海风开始时间早的原因可能是( )
A.靠近海洋,海拔较高
B.靠近海洋,海拔较低
C.靠近内陆,海拔较高
D.靠近内陆,海拔较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