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月27—28日,湖北省江汉平原受较强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锋影响,出现了“雨凇”的天气。“雨凇”是天空落下的冷雨,一接触树枝、电缆、屋脊等,便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层。图甲为江汉平原附近区域图,图乙为当地此次“雨凇”形成的气温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划定北方集中供暖区,划定理由是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日数≥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据了解,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 cm,俗称“三层砖”;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 cm,俗称“两层砖”。下图为2007—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和预测图。


(1)分析江汉平原此次出现“雨凇”天气的原因。
(2)指出2007—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3)你是否赞同南方集中供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燃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面积小,储水条件差B.地势低平,径流数少
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小题3】下列关于苏门答腊岛产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大力推进乳畜业发展B.大力改进河网交通建设
C.提升种植园农产品品质D.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多加湖旧称“涅瓦湖”,是欧洲最大淡水湖。湖面海拔5米,湖长219公里,平均宽83公里。湖水南浅北深,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处达230米。结冰期较长,沿岸地区可达5~6个月,中部约3个月。有沃尔霍夫、斯维里和武奥克萨等河注入,西南有涅瓦河流出,通波罗的海。湖中风浪大,不利航运。涅瓦河源出拉多加湖,长74公里,平均宽度400至600米,最大深度24米,河口地区沼泽广布。以河水流量来计算,涅瓦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流。


(1)简述拉多加湖的水文特征。
(2)描述圣彼得堡市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简述涅瓦河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向。
(4)简要分析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然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卡维尔盐沼位于伊朗北部,其面积呈现周期性变化,冬季盐沼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盐沼地区几乎无人居住,只在周围有若干小城镇分布。近年来,卡维尔盐沼荒漠化现象明显,卡维尔盐沼迅速萎缩。

材料二 卡维尔盐沼示意图及M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M地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盐沼冬季面积大的原因。
(3)简述卡维尔盐沼荒漠化对沿线交通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A处的温带豪雨林平均年降水量高达5080毫米,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温带气旋气流吹散B.迎风坡气流上升
C.背风坡气流下沉D.暖锋过境增温
【小题2】对图中A处温带豪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为典型常绿阔叶树
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C.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D.密林中长着苔藓的枯枝挡住了太阳光线,这样的树林只有探险者才敢进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小题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小题3】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