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下图中a图为“西北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b图为“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c图为“甲地地貌景观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简述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发展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的地理环境变化。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简述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发展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的地理环境变化。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后,一直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先驱,工农业发达,图为德国工农业分布图。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
(1)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指出德国北部农业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3)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分析榆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材料: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后,一直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先驱,工农业发达,图为德国工农业分布图。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
(1)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运输行业发展,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归纳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指出德国北部农业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3)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经验,分析榆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试分析倒淌河名称的由来。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
(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试分析倒淌河名称的由来。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
(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位于我国
【小题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小题1】该河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南方地区 |
A.甜菜 | B.油菜 | C.棉花 | D.甘蔗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N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该国水电生产列世界第六位,本国99%的电力来自水电。N国渔业闻名于世,捕捞的水产品大部分出口,而粮食基本靠进口。
材料二 N国地形图。

(1)图中洋流按照性质属于____(寒流或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
(2)分析N国大力发展水电的原因。
(3)N国大量出口水产品,粮食却依赖进口,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N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该国水电生产列世界第六位,本国99%的电力来自水电。N国渔业闻名于世,捕捞的水产品大部分出口,而粮食基本靠进口。
材料二 N国地形图。

(1)图中洋流按照性质属于____(寒流或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
(2)分析N国大力发展水电的原因。
(3)N国大量出口水产品,粮食却依赖进口,分析其原因。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右图所示国家开幕(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2】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一艘满载石油的巨型油轮经过甲附近的海域。下列有关此船的经历,可信的是

【小题1】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A.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 B.降水较少,水分条件差 |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 D.该时期台风活动频繁,自然灾害严重 |
A.油轮经过的海面风平浪静 | B.看到甲港口有一艘来自美国的轮船正在卸煤 |
C.遭遇连续大风、阴雨天气 | D.遇到一些国家南极考察船结束了考察正在返航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下图是某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该国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
【小题2】该国河流水文特点是
【小题3】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该国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小题1】该国夏季的盛行风是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A.流速较慢 | B.年径流量较大 | C.水位较高 | D.流量季节变化小 |
A.水稻、玉米 | B.水稻、高粱 | C.小麦、玉米 | D.小麦、高粱 |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小题2】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小题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下汛冬枯 |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 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
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