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 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下左图中甲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甲湖,有一条大河P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甲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甲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做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下右图是甲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简要说明甲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简要说明甲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比较图示灌溉农业区和雨育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时自然条件的差异。
(3).分析该区域河流沿线水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比较图示灌溉农业区和雨育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时自然条件的差异。
(3).分析该区域河流沿线水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黄河干流①②③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材料三 M省某城拟规划重工业区选址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干流①②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3)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4)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拟规划重工业区在①②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黄河干流①②③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观测站 | ① | ② | ③ |
多年平均径流量 | 310 | 247 | 319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干流①②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3)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4)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拟规划重工业区在①②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上图中B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湖区1950—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3)近年来B湖对其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减弱,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湖防洪能力减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一所示河流属长江水系,在入海口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试评价其河口三角洲农业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上图中B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湖区1950—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3)近年来B湖对其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减弱,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湖防洪能力减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一所示河流属长江水系,在入海口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试评价其河口三角洲农业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三:从今年3月19日夜间开始,我国南方地区的强降雨拉开序幕,20日开始即进入到强盛阶段,江南南部到广东北部暴雨、大暴雨云集,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其中广东、湖南多地出现冰雹,有的甚至有汤圆般大小。
(1)目前,武汉有3万多家工厂,其中光电子等新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已成为武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板块。说明武汉大力发展光电子等新产业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3)这次强降雨还可能引发该地区的哪些地质灾害?并举一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三:从今年3月19日夜间开始,我国南方地区的强降雨拉开序幕,20日开始即进入到强盛阶段,江南南部到广东北部暴雨、大暴雨云集,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其中广东、湖南多地出现冰雹,有的甚至有汤圆般大小。
(1)目前,武汉有3万多家工厂,其中光电子等新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已成为武汉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板块。说明武汉大力发展光电子等新产业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3)这次强降雨还可能引发该地区的哪些地质灾害?并举一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也门地理位置重要,但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粮食不能自给,约1/2依靠进口。夏季,该国沙漠中经常发生沙尘暴,且因过度放牧,沙漠化日渐严重。该国的棉花质量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棉花种植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鉴于也门经济和安全形势恶化,2015年3月底我国公民从也门撤出。下图为也门位置图。

(1)简述也门降水分布的特点。
(2)分析也门海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分析也门经济和安全形势恶化的原因。
(4)有人建议也门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也有人反对。请你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也门地理位置重要,但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粮食不能自给,约1/2依靠进口。夏季,该国沙漠中经常发生沙尘暴,且因过度放牧,沙漠化日渐严重。该国的棉花质量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棉花种植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鉴于也门经济和安全形势恶化,2015年3月底我国公民从也门撤出。下图为也门位置图。

(1)简述也门降水分布的特点。
(2)分析也门海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分析也门经济和安全形势恶化的原因。
(4)有人建议也门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也有人反对。请你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中亚咸海流域,图乙示意瓦赫什河上的M水文站月均降水量与径流量。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的T水库(托克托古尔水库)于1978年建成,修建初就约定夏季水库泄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以满足乌兹别克斯坦(“乌国”)和哈萨克斯坦(“哈国”)南部的灌溉用水,同时用夏季T水库发电换取乌、哈两国化石能源保证吉国越冬所需。1991年这种约定方式瓦解了,吉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燃料,由于吉国国力弱小,昂贵的费用迫使吉国冬季增加T水库的发电量,从而减少了夏季水库泄量。

(1)简述瓦赫什河M水文站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2)说明吉国冬季能源不足的原因。
(3)推测冬季吉国水库泄量增加对乌、哈两国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两国为减轻上述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图甲示意中亚咸海流域,图乙示意瓦赫什河上的M水文站月均降水量与径流量。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的T水库(托克托古尔水库)于1978年建成,修建初就约定夏季水库泄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以满足乌兹别克斯坦(“乌国”)和哈萨克斯坦(“哈国”)南部的灌溉用水,同时用夏季T水库发电换取乌、哈两国化石能源保证吉国越冬所需。1991年这种约定方式瓦解了,吉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燃料,由于吉国国力弱小,昂贵的费用迫使吉国冬季增加T水库的发电量,从而减少了夏季水库泄量。

(1)简述瓦赫什河M水文站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2)说明吉国冬季能源不足的原因。
(3)推测冬季吉国水库泄量增加对乌、哈两国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两国为减轻上述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R河气候资料。

材料三沿50Q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

(1) 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
(2) 依据上面图、表分析图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
(3) 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上图加以说明。
(4) 有人建议将上图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R河气候资料。

材料三沿50Q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

(1) 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
(2) 依据上面图、表分析图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
(3) 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上图加以说明。
(4) 有人建议将上图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的地形类型和地质构造。
青铜峡铝业集团正与印度合作开发铝土矿,并在印度进行初加工。
(2)指出印度初加工后的铝土矿运往青铜峡市的合理方式。
(3)说出黄河图示河段 水位变化的主要特点。

(1)说出甲地的地形类型和地质构造。
青铜峡铝业集团正与印度合作开发铝土矿,并在印度进行初加工。
(2)指出印度初加工后的铝土矿运往青铜峡市的合理方式。
(3)说出黄河图示河段 水位变化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