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俄罗斯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叶尼塞河以东地形特征。(4分)
(2)简述叶尼塞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A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B图C图D分别是对应区域的景观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A和图C判断布里斯班洪涝多发的季节,并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分析其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8分)
(2)简述乙区域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8分)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8分)
(4)简析澳大利亚东部地形对甲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1分)
A.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水流落差发电
D.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是 ,c地位于   流域。(3分)
(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小题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B.油田
C.天然气田D.煤矿
【小题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 )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陡坡开荒、毁林现象严重,说明这些做法对河流电站及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3分)
(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的马拉开波盆地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H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图中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析马拉开波湖区“湿”、“热”的原因。(10分)
(2)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其对H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12分)
(3)你认为H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7分)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2分)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2分)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2分)
(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图中数字表示),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数字表示)。(2分)
(5)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丁、甲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2分)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6)下图为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正确的是 (  )(2分)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区的局地地形图,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左图)和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三: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1)图中A、B两地都分布着草场资源,分别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读右图,阐述甲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10分)
(3)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6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区域图。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4.1%;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5分)
(2)“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下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3)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4)说明图中A地所在地区与其东南部B地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8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