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天山以西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俊秀的河川,恬静悠然的牧场,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伊犁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水能蕴藏量为705.25万千瓦。
材料三 读图甲、图乙、图丙

(1)据图甲、图乙分析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据图丙,有人发现了天山垂直变化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有人认为在伊犁河谷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是合理的,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4)近年来我国东部纺织工业将工厂迁移到本区,分析该地区吸引工厂迁入的优势。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松茸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栎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二 
下图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1)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金沙江所流经山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3)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规划建设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彰显历史文明、统筹科技资源的生态田园新城。
材料二: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我国伊犁地区(图中甲)、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法国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只有伊犁河谷薰衣草可花开两季,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材料三 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36题图b

 

(1)读图a,指出与②地相比,①地建设风电站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伊犁河谷(图a甲地)薰衣草能产量高、质量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并解释原因。
(4)结合材料一,分析“西咸新区”的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10°等温线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和地形名称。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鹳善于利用气流飞行,下图为“黑鹳分布与迁徙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随着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游牧业不断向商品性定居牧业转化,且大量土地被开垦,原本是候鸟理想越冬地的萨赫勒现在鸟类觅食困难。
(1)黑鹳迁徙路径①、②沿线自然带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
(2)黑鹳沿迁徙路径④、⑤飞行需借助冬季风,该季风常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_______等气象灾害。黑鹳沿迁徙路径③到达的越冬地,冬季较温暖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
(3)萨赫勒地区鸟类觅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4)我国鄱阳湖地区是黑鹳重要越冬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为促进鄱阳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生态措施有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1241千米,引水至天津、北京。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2分)
(2)某学校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南水北调中线考察,发现从丹江口到北京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2分)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对水资源输入地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4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
A.井越深,水质越好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小题2】植被对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 )
A.白杨B.胡杨C.红树林D.栋树
【小题3】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2分)呼包银榆位于三省交界处,区内灌溉农业发达,矿产丰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上图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图中从B到A地区的植被依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___________。制约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2分)
(3)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的美誉,该地灌溉农业发达,但在灌溉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比较好的灌溉方式为 。(4分)
(4)据报道,银川市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现湖泊蓄水量不及三分之一,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阴山北麓为农牧交错地带,自南向北地势逐渐低平,地貌依次从中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到波状高原,具有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等特点,风蚀作用强烈。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保水保墒
B.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
C.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改种防风效果好的松树
D.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