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水分消耗及转化图(箭头粗细表示消耗及转化量的大小),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大部分直接消耗于蒸腾
B.水平方向的水分迁移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小
D.地表径流速度较快
【小题2】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C.光热D.土壤
【小题3】近些年,该区河流水位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河流蒸发加强
B.农业规模加大,用水量大增
C.土地干旱,下渗不断增加
D.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量减小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三图分别是中亚部分地区地形图(图a)、水资源分布图(图b)和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是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图(图c),读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松花江比较,说出锡尔河在水量、含沙量和径流年际变化方面的差异。
(2)简述该地水资源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组合状况,并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
(3)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地,你认为该地区能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试简述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7 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了“食盐之路”。 西藏阿里因为地处南亚、中亚和青藏高原之间,成为“食盐之路”上的枢纽。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 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在春夏之交从盐湖边取盐,用牛羊长途跋涉,驮运到外地换回需要的商品。 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前往云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牧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取盐的原因。
(2)分析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驮车运的原因。
(3)推测藏北牧民用食盐换回的农产品种类。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玛纳斯河流域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玛纳斯河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即年际变化小的特点。
材料三 玛纳斯河流域是北疆粮、棉、瓜果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广种植枸杞。枸杞是一种多年生旱生落叶小灌木,喜阳、耐旱、耐盐碱,在荒漠上生长正常,适应性很强。其叶、花、果实、根均可入药,市场前景广阔。
(1)简析玛纳斯河“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的自然原因。
(2)说明该地区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简述该区域推广枸杞种植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当地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请说出该地鳕鱼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比较分析M、N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M河流域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人口2 300多万。“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倡导的人口计划,即澳大利亚若按现有速度持续接收移民,澳大利亚人口有望在2050年前增长至3 500万。继任总理吉拉德反对该人口计划。

材料二 下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
(1)简析野生稻分布规律;结合降水特征,判断达尔文野生稻生长月份,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角度,推测陆克文和吉拉德对“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持不同态度的理由。
(3)分别说出墨累河上游和下游地区,近年来随着降水的减少,易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季节。
(4)分别写出甲、乙两地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a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b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为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

(1)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形成过程。
(2)简述该国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3)就沙特政府“鼓励发展种植业”的合理性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四地全年水分盈亏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折线表示南京、广州、拉萨和阿克苏(新疆)的水分盈亏状况,则a、b、c、d分别对应的城市是
(2)南京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西藏水分盈余最多的时间是 月,其主要原因是
(3)水分盈亏的角度,分析a地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d地所在区域为例,从陆地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