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照要求较高。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并未得到迅速发展。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纺织业中开始,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6年瓦特改良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英国棉纺业快速发展,技术领先,成为世界棉纺中心,到19世纪中期棉布产量占世界近50%,生产模式多为:进口原料(棉花)一加工一出口产品(棉布等)。19世纪末英国纺织业地位开始下降,二战后开始衰退,同时人地矛盾加剧,政府提高了环保要求。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

(1)推测英国种植棉花品质较好的区域,并阐述其理由。
(2)从气候条件分析英国使用水力纺纱机的有利条件。
(3)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棉纺业采用“进口一加工一出口”模式的原因。
(4)从产业成本解释二战后英国棉纺业衰退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盐湖是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历史上湖的面积变化极大,1873年面积达6200平方千米,70年代初期约为4000平方千米,目前面积仅为3525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北美局部区域略图。

(1)图中西部海岸山脉是因板块(    )岩层褶皱隆起,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以西A处的自然带是 (    )。
(2)从农业用地类型划分来看,B地主要属于(    )。为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该国农业实施(    )的生产特点。
(3)图中C河段和D河段开发的主要方向分别是(    )、(    )。
(4)简析大盐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并说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6年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技术帮助科威特将海水引入内陆,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城市——海城,同时植物学家也帮助培养了适宜在该地海水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品种。读图海城位置示意图和遥感影像图(黑色为水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B.创造水域景观,调节局部气候
C.增加海水下渗,提高地下水位
D.增加地表径流,提供淡水资源
【小题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品种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耐盐碱性更强B.抗风、根系发达
C.喜光耐干热D.耐贫瘠土壤
【小题3】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
A.干旱气候B.洪涝C.石油污染D.全球变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湖,面积有8330平方公里。25条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出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终年不冻。
马铃薯性喜凉,地下薯块生长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进行连作的地块,第二年就要降低产量,块茎质量也有下降,特别是病、虫、草害会发生得更加严重。的的喀喀湖流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的原产地

(1)试分析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2)阐述波波湖湖水含盐量大的原因。
(3)分析的的喀喀湖流域适合种植马铃薯的自然原因。
(4)请围绕土地角度,为该流域马铃薯的种植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如下图),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材料二: 三沙市政府和驻岛单位通过多年合作,在永兴岛改良种植土壤,采用太阳能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自动收关天窗、活动遮阳网、喷雾降温系统和温室环境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等现代技术搭建“南沙温室大棚”,打造断型岛礁种植基地。至2016年2月实现岛产蔬莱自给自足。
(1)三沙市管辖的岛礁面积都很小,指出永兴岛的成因类型。
(2)根据材料,归纳永兴岛种植蔬菜的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永兴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但“南沙温室”中建立了“雨水回收系统”,试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某地区简图。

材料二 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左图中甲河流域是世界上油橄榄的重要种植区,该地种植的油橄榄产量高,品质好。
材料三 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由于环境优美,该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
(1)指出甲河流域油橄榄种植的有利条件。
(2)推测马略卡岛上城市用水的最主要,并阐述理由。
(3)指出帕尔马在城市供水、用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 爆炸事故,造成大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严重污染,11月25日,松花江污染水 跨界入俄,造成俄罗斯水域污染。

(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
(2)上图的中部为__________平原,分析该平原发展小麦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请你简要评价下列说法:“A处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而 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我们要继续大面积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增强国有商品粮基地的实力。”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及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
材料二: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2006~2010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

(1)说明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自然条件。
(2)丙国有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试分析其保存完好的地理原因。
(3)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
(4)乙港口是阿根廷主要牛肉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渭河平原系地堑(断层相对下降的一侧)式构造平原,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期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该地自然和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现在为全国重要麦、棉产区。下图为渭河平原简图。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2)简析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成语“泾渭分明”,是指泾河和渭河交汇时,呈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你认为哪条河清澈,哪条河浑浊?并说出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