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美国媒体《外交政策》报道昆明呈贡成为新的“鬼城”。随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鬼城”频频见诸报端。大量的空置住宅是“鬼城”的共同特点,媒体曾经这样形容“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
“鬼城”的出现暴露了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
A.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B.工业化快于城镇化
C.城市文明的扩散过快D.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显示了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上表推断,从1995年至2010年该城市的“热岛效应”
A.增强B.减弱C.消失D.面积缩小
【小题2】该城市发展中,最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是
A.扩张城市用地规模B.保护有限耕地资源
C.重视园林绿地建设D.增加道路建设用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几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钦、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2:下图为“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3: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1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在古代是指________,在现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喀什所处的地貌属于__________,它是地球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4分)
(2)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
(3)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城市化加速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表,完成有关问题。(28分)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农村人口(亿)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亿)
农村人口(亿)
城市人口比重(%)
1920
1.1
5.6
16.4
1.5
10.7
12.3
1940
3.6
4.8
42.9
1.6
13.6
10.5
1960
4.8
6.1
48.0
3.6
15.6
18.8
1980
7.9
4.4
64.2
6.2
25.9
19.3
2000
11.1
4.4
71.6
20
24.4
45.0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10分)
(2)依据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③表示河北省的 ( )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D.全省平均值
【小题2】下列有关河北省城镇化、工业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北省城镇化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B.工业化和城镇化联系不大
C.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快速途径是大力发展工业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途径之一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7分)大城市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不断解决城市问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国是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国家。
15世纪,佛罗伦萨拥有重要的工业和大约80家银行。
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
城市富足,美第奇家族作为统治者鼓励新型艺术的发展,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如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维利等。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是英国王室、政府、议会以及各政党总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议会的活动场所,又称为议会大厦。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国王加冕及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内有20多个英国国王、政治家、军事家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的墓地。
18、l9世纪,随着工商业发展,伦敦有众多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成立于l836年的伦敦大学,逐步成为英国及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
(2)伦敦解决城市化问题的过程给我们以启示。根据表中信息,在a~e处填注相关内容。(10分)
阶段
1944~1978年
1978~1992年
1992~1999年
1999~2008年
规划
大伦敦规划
内城法
伦敦规划战略白皮书
规划更好伦敦
针对的问题
人口、工业过度集聚
c.
经济全球化,产业竞争力下降
全球气候变化
相应的措施
 
a.
b.
保护内城古迹;改造内城。
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和高技术等产业;
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用小排量汽车;
e.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下图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强暴雨天气,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此次暴雨使北京多个区域一片汪洋,导致数十人死亡。现代城市在暴雨面前,显得尤为脆弱。今天,内涝,就是城市的伤口。
(1)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2)为了减少“城市病”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结合北京等城市的水灾,谈谈如何防治城市内涝。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5中①②③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交通拥挤②地价上涨③产业迁出
B.①产业迁出②交通拥挤③地价上涨
C.①地价上涨②交通拥挤③产业迁出
D.①地价上涨②产业迁出③交通拥挤
【小题2】关于对该城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B.导致中心商务区向郊区迁移
C.大量轻工业部门向郊区迁移D.该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2010年与1949年相比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政策B.河流C.工业D.交通
【小题2】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A.①地印染厂B.‚地化工厂C.ƒ地服装厂D.④地钢铁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