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3年11月30日美国媒体《外交政策》报道昆明呈贡成为新的“鬼城”。随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鬼城”频频见诸报端。大量的空置住宅是“鬼城”的共同特点,媒体曾经这样形容“这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
“鬼城”的出现暴露了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
A.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B.工业化快于城镇化
C.城市文明的扩散过快
D.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2-25 11:18: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在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同类题2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B.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C.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D.增加自住房面积
【小题2】“握手楼”的修建主要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城区不断扩大
B.人居环境恶化
C.城市房价昂贵
D.居住人口减少
同类题3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生态环境改善
C.社会经济发展
D.用地规模扩大
同类题4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
A.阻止乡村人口进城
B.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高标准新城市
D.无限制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
同类题5
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读“甲、乙、丙三幅有关上海市的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
效应,其成因是
,二是
效应,其成因是
。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
,二是
。
(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