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表,完成有关问题。(28分)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农村人口(亿)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亿)
农村人口(亿)
城市人口比重(%)
1920
1.1
5.6
16.4
1.5
10.7
12.3
1940
3.6
4.8
42.9
1.6
13.6
10.5
1960
4.8
6.1
48.0
3.6
15.6
18.8
1980
7.9
4.4
64.2
6.2
25.9
19.3
2000
11.1
4.4
71.6
20
24.4
45.0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10分)
(2)依据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4-01 02:3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五国国家领导人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为此,厦门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下图为赝门市小汽车使用的频率分布及城市轨道交诬(地铁)规划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厦门市小汽车使用频率的分布说明
A.城郊小汽在车购买能力强
B.市区限制小汽车出行
C.城郊人口明显多于市区
D.市区公共交通发达
【小题2】厦门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A.改善城市交通与环境
B.导致城市用地更加紧张
C.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D.使城市交通方式单一化
【小题3】金砖五国国家领导人的厦门会,对厦门的影响是
A.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B.利用港口扩大资源出口
C.促进商贸、旅游业的发展
D.加快与内地的经济沟通
同类题2
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在北京和燕郊(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双城生活”一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②市区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③市郊房价较低
④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燕郊、昆山、佛山等类似城市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应注重
①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
②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
③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
④增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下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城市的形成经历了a过程的是 ( )
A.纽约
B.上海
C.鞍山
D.巴西利亚
【小题2】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c过程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带
C.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D.c过程的早期与农业经济关系密切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国家统计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的年份是
A.1995年
B.2000年
C.2005年
D.2010年
【小题2】影响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小题3】衡量我国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A.城镇分布状况
B.城镇人口比重
C.城镇规模大小
D.城镇人口数量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规划图(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A.60%左右
B.70%左右
C.80%左右
D.90%左右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城市
A.中心区将不断衰落
B.城市化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
C.郊区人口主要来自市中心
D.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