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城市职工月收入统计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000年
2004年
2007年
商品房均价(元/米2)
980
1800
3000
城市职工月收入(元)
960
1500
2500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因是工资和房价同步上涨
B.控制城市化速度是解决我国“住房痛苦指数”偏高的有效措施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D.控制房价上涨过快势头,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  。该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原首都,是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里约热内卢的城市交通面临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巴西为解决里约热内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开发国土,在巴西高原上兴建了以 ——————————————————————————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3)城市化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对自然环境各要素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请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的表现: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10℃等温线沿线大陆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缓解热岛效应等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图为“北京六条通风廊道规划图” 。


(1)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是_______(填写功能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城市集中式空间结构的优缺点。
(3)推测城市通风廊道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设计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依据。
(4)分析城市通风廊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扼要回答下列有关城市交通的两个问题:
(1)举例说明城市交通运输中的点、线主要包括哪些设施?
(2)解决城市交通道路拥堵的措施是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4分)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请简述这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2)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 ______ ;并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广州市四季的风向玫瑰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广州市风向玫瑰图的季节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图是6—8月,②图是9—11月,③图是12—2月,④图是3—5月
B.①图是9—11月,②图是6—8月,③图是12—2月,④图是3—5月
C.①图是3—5月,②图是6—8月,③图是9—11月,④图是12—2月
D.①图是9—11月,②图是12—2月,③图是3—5月,④图是6—8月
【小题2】当城市的扩散条件不好,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天气。下列月份中广州市最容易发生灰霾天气是()
A.3月B.5月C.8月D.11月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读“甲、乙、丙三幅有关上海市的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 效应,其成因是    ,二是 效应,其成因是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 ,二是
(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62分)
1980年国家在深圳建立特区,深圳市被划分为关内(特区)和关外(非特区,即深圳市的郊区)。关内面积395km2关外面积1553 km2;享有“特区立法权”的关内以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关外以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据统计,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相当于关内的21.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比如特区用地已日益紧张;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这里较大冲击,一些企业产值下降,甚至倒闭。
(1)试分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以及关内、关外的划分对深圳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6分)  
(2)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也将进入全新的跨时代发展阶段。特区地域扩人之际,对深圳末来城市和经济的发展请你提出几点建议。(8分)
(3)进入雨季时,深圳出现过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试分析其易内涝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城市的严重污染?( )
①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 ②大气中的CO2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城市内气温升高
③工厂、交通工具造成噪声污染④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