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在元朝开始成为都城,称大都,马可·波罗曾到过当时的大都。现在北京飞速发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雄安新区”(河北雄县、客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评价“雄安新区”设立的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坐车往市中心上班、购物。位于昌平区的回龙观、天通苑这两个超级大社区就有“堵城”“睡城”之名。北京在2018-2020三年期间将投入200亿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的人居环境,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中心城区相比,回龙观、天通苑(  )
A.文化服务水平高B.医疗卫生发达C.常住人口多D.房价较低
【小题2】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主要治理(  )
①职住失衡
②交通拥堵
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欠缺
④失业人口数量过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小题2】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小题1】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①甲区地租水平上升 ②乙区基础设施改善
③丙区环境压力增大 ④全市交通设施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据表,推断甲区(  )
A.白天进入的人口小于离开人口
B.周末人口昼夜差异大于工作日
C.白天的交通出行高峰持续全天
D.未来昼夜人口差异将逐步加大
【小题3】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商务办公、工业生产B.生活居住、工业生产
C.商务办公、生活居住D.文化教育、工业生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南方某省的相关资料,判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该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年份
总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
1990年
200
47
36
17
18
1999年
1023
19
45
36
26
2008年
6110
13.4
54.4
32.2
38
 
A.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快速提高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均来自本地人口D.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2000年和2011年成都市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成都市
A.2000年市中心温度普遍较高且集中连片
B.2000年东北部环路因车辆拥堵温度最高
C.十年间新建产业园区,重工业规模扩大
D.十年间企业基本退出城区,呈分散布局
【小题2】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建设市中心休闲旅游区B.优化城市中心功能分区
C.疏解人口和商业到近郊D.外迁全部产业至远郊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潮汐车道”是城市公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助于缩短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距离
B.有助于增加城市道路面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C.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
D.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道路安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城市距离递减示意图”。X、Y、Z的城郊农业分别对应
A.花卉、养殖业、商品粮B.养殖业、商品棉、蔬菜
C.蔬菜、林业、养殖业D.蔬菜、养殖业、花卉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市的街道多横平竖直,如棋盘状,城市向周边面状延伸。导致这种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B.经济水平
C.城市职能D.地表形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派文化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已经提升为一种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和永不止步”的海派精神,体现了不同文化的
A.整合B.替代
C.同化D.分化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