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下列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增长趋势完全同步 |
B.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有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类型中,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 B.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
C.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 D.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小题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小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 B.中期阶段 | C.后期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下表为某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总人口及城市化区位熵(S为该省的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省区最可能出现再城市化的是
【小题2】该表能够反映出
| 甲 | 乙 | 丙 | 丁 |
总人口(万人) | 2310.9 | 9579.3 | 7185.4 | 3474.6 |
城市化区位熵S/P | 1087 | 1.02 | 0.91 | 0.63 |
【小题1】下列省区最可能出现再城市化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我国工业化区际差异较小 | B.我国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 |
C.我国人口净迁率差异较大 | D.我国城市化省际差异明显 |
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目前,某市的很多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没有关系的两种现象 |
B.区域工业化会抑制城市化,城市化也会抑制工业化 |
C.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同 |
D.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 B.郊区环境优美 |
C.市区劳动力短缺 | D.郊区地价较低 |
读湖南省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沙城市等级最高
②图中城市等级共有三级
③株洲的城市等级高于岳阳
④等级最低的城市是汨罗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沙城市等级最高
②图中城市等级共有三级
③株洲的城市等级高于岳阳
④等级最低的城市是汨罗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长沙与湘潭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 | B.长沙的服务范围与株洲的服务范围不可以重叠 |
C.长沙提供的服务种类与其他城市相同 | D.经过长沙的京广高铁,可以扩大长沙的服务范围 |
读下图,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
读图,其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X地最大 | B.Y地最大 | C.Z地最大 | D.不确定 |
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荷兰人在圩田上规划设计居民点是运用___________理论的成功典范。
(2)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一个居民点体系,该居民点体系共由A、B、C三级居民点构成,其中最高级的是_______,最低级的是_____。
(3)A、B、C三级居民点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服务范围最广的是______。
(4)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圩田上的居民,高级别的居民点多布局在低级居民点的_________(填位置状况)。

(1)荷兰人在圩田上规划设计居民点是运用___________理论的成功典范。
(2)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一个居民点体系,该居民点体系共由A、B、C三级居民点构成,其中最高级的是_______,最低级的是_____。
(3)A、B、C三级居民点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服务范围最广的是______。
(4)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圩田上的居民,高级别的居民点多布局在低级居民点的_________(填位置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