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小题1】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①甲区地租水平上升 ②乙区基础设施改善
③丙区环境压力增大 ④全市交通设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据表,推断甲区( )
A.白天进入的人口小于离开人口
B.周末人口昼夜差异大于工作日
C.白天的交通出行高峰持续全天
D.未来昼夜人口差异将逐步加大
【小题3】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生活居住、工业生产
C.商务办公、生活居住
D.文化教育、工业生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3:2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价变化的可能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以前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小题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C.商品粮基地
D.奶牛养殖场
【小题3】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A.地球环境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环境人口容量
D.人口合理容量
同类题2
读“某城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小题2】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同类题3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同类题4
某学校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研究报告:
(1)“辨身份”。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商业区。
(2)“做参谋”。王同学的父母打算在①、②两地在建楼盘中选购住宅,①、②地中地价较低的是
,购物方便的是
。
(3)“当代表”。该市准备在③地规划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在④地规划以微电子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作为学生代表,请判断其中选址不合理的是
(③或④),并说明理由。
(4)“谋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该市将不断向北发展,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该市应采取的对策有
。
同类题5
甲图示意墨西哥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小题1】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地形平坦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C.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D.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小题2】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速度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出现逆城市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