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城市距离递减示意图”。X、Y、Z的城郊农业分别对应
A.花卉、养殖业、商品粮
B.养殖业、商品棉、蔬菜
C.蔬菜、林业、养殖业
D.蔬菜、养殖业、花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3:3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
(2)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化工厂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2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小题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同类题3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人/km²)
内圈(1-6km)
113
21764
21206
19544
20416
第一圈(6-15km)
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二圈(15-24km)
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三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0
1765
第四圈(33km—)
—
—
—
—
—
【小题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小题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小题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
同类题4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同类题5
图1为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图2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E-工业用地-⑤
B.F-工业用地-⑥
C.G-居住用地-⑦
D.G-商业用地-⑤
【小题2】图1中各功能区的布局不合理的是
A.①建高级住宅区
B.②建旅游度假村
C.③建大型化工园区
D.④建污水处理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