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辽河平原上的沈阳市是我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该城市已初具规模。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大规模增加,并呈现明显的“年轮”特征。下图为沈阳市1985-2015年“城市年轮”示意图(选取1985年城市重心为圆心,以正北方向为第1象限,顺时针划分16个象限作为扩展方向,采用1 km2为年轮单元弧的基本单位,根据1985年建设用地在各扩展方向上的面积数,设定基圆半径为10个年轮单元弧,将各年份建设用地扩展量绘制到年轮图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沈阳市“城市年轮”示意图中多时段信息的准确获取主要借助于(  )
A.地理信息系统B.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C.遥感数据D.实地测量
【小题2】改革开放前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是(  )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B.矿产资源的开发
C.河流运输D.重工业的发展
【小题3】沈阳市向东北方向发展的速度明显比向正南方向快的年份有(  )
A.1990年、2005年B.2000年、2015年
C.1985年、1995年D.1995年、2010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各省区某指标统计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指标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B.石油储量
C.耕地数量D.年降水量
【小题2】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B.矿产资源含量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绿色发展是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在尊重、保护和高效利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更多、更好、更节约、可持续地创造经济财富、增进社会福祉的发展模式。城镇化对我国绿色发展效率有重要的影响,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2008、2011、2014年我国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8—2014年我国绿色发展效率
A.西部低水平的省份有所增加B.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C.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D.较高水平的省份数量持续增加
【小题2】我国绿色发展低水平区
A.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和索取被科技创新需求所取代
B.处于工业化中期,以重工业为主,生产效率低
C.已经完成了在集约型模式下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D.工业化起步晚,生产效率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小题3】城镇化对我国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为
A.先抑制后促进B.先促进后抑止C.持续促进D.持续抑止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小题2】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③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A.美国硅谷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C.德国鲁尔区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读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城市市区用地紧张B.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城市发展缺少规划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小题2】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丰富,蒸发较弱B.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C.河道弯曲,水流缓慢D.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分别是(  )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②增强安全保障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②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③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 ④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为2016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特点的是    (  )
A.部分乡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
B.收缩城市数量多、分布集中
C.人口收缩但经济快速增长
D.收缩程度低且多分布于县级市
【小题2】甲城市成为“收缩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致人口流失
B.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
C.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
D.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
【小题3】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应对措施的是    (  )
①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②过快开发商品性住房
③加强棚户区改造
④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  )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小题2】该国可能是(  )
A.印度B.中国
C.美国D.印度尼西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勃生是缅甸西南部最大的港口和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是伊洛瓦底省省会,也是缅甸内涝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勃生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东岸,南距河口120km,东距仰光约150km,城乡人口众多。近年来,勃生河河岸及其附近大片的河谷湿地建成了港口辐射区和市民居住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也在不断加剧。下图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分布图。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勃生城市规模扩大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表示欧洲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2000~200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促进这些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城市环境的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