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上海市对部分县区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据此回答7~8题。
【小题1】宝山区从“钢铁宝山”转变为“精钢宝山”,其原因不可能是
A.集约型发展的需要B.循环经济的需要
C.产业升级的需要D.美化环境的需要
【小题2】上海市对崇明岛的开发进行了综合规划,你认为崇明区(岛)的功能最应该界定为
A.“生态崇明”B.“商业崇明”C.“渔业崇明”D.“知识崇明”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图6),距离市中心约5千米,规划控制区约5.4平方千米。位于浦东的规划控制区域内有众多工厂企业和近万户居民。位于浦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和构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改造成船舶工业博物馆、商业博物馆和能源博物馆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黄浦江滨水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黄浦江沿岸将逐步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并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材料二:上海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地区将基本建成以地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公共步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将承担60%以上的城市客运交通。2010年3月又完成国内首条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双层双向汽车专用地下通道工程,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材料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1世纪正在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下表是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表(表3)。长期居住者主要包括民间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近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人数显著增加,2005年在上海的日本人数量增长比北京更快。

(1)依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世博会选址和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请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词语,用两行以内文字表述日本的海外长期居住者在上海人数增长快的原因,并在选用的词语(最少选四个)下划线。
备选词语:银行工厂人口发展撤退腹地金融危机城市开发中枢管理职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小题2】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l970年的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两倍D.三倍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柱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城市化是指_________向城市集聚和 __________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以及 ________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英国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 20世纪50 ~ 6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60 ~ 70年代中期,城市化进程减缓的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A.积极发展大城市B.禁止大城市发展
C.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D.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总共184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创造“均衡社区”)、“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简图(图8)。

(1)试分析可能影响上海世博会召开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哪些?其主要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2)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试分析我国上海市城市等级不断提升的有利条件。
(3)结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本次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重要作用。下列叙述哪句最具概括性?
A.乡镇企业发展可积累资金,为城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B.乡镇企业发展直接或间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C.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转移和土地的转移
D.乡镇企业发展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A、B两图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
A.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B.逆城市化  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D.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小题2】下列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城市化现象就是城市化现象的反向运动
B.逆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
C.逆城市化现象使整个市区的人口增长迅速
D.城区的环境质量下降是逆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