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小题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
A.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 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 D.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 B.地区开放程度 |
C.人均生活消费水平 | D.科学技术水平 |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小题2】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 | B.矿产资源更丰富 |
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 D.草场资源更丰富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3】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人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人之内 |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D.人口素质较高 |
中东地区干燥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沙漠广布。但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均较丰富,尤以石油资源最为突出。制约中东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 B.生物资源 | C.淡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各题。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那么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那么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A.土地资源 | B.淡水资源 |
C.热量资源 | D.能源资源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右图为该国人口增长进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5万是该国人口的合理容量,35万是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
B.曲线中的M点可能是该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C.曲线中的N点可能是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东北地区 | 105 100 | 23 000 | 229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88 600 | 22 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结合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 B.自然资源 |
C.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临界性 | B.相对性 |
C.警戒性 | D.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