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的简称,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人口容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资源 | B.经济水平 | C.消费水平 | D.文化水平 |

A.甲省 | B.乙省 | C.丙省 | D.丁省 |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约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之内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b分别表示 ( )
【小题2】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小题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小题1】图中a、b分别表示 ( )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
B.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
C.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 |
D.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面是“各国经济发展与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指标相关图”。其中意大利与巴西相比( )


A.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B.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C.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D.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 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 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供应十分紧张。供应紧张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小题2】日本国土面积小,但环境承载力较高。其主要原因有
①科技水平高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小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供应十分紧张。供应紧张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科技水平高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300万人口的“天花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小题2】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A.淡水资源 | B.土地资源 | C.气候资源 | D.生物资源 |
A.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 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
C.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 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
(2)说明该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
(3)指出制约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
(2)说明该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
(3)指出制约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